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除观测地外,与夏候鸟的另一栖居地相比,冬候鸟的另一栖居地 ( ) A. 位置偏北 B. 昼长更长 C. 气温更低 D. 降水偏少
20. 海拔200米左右的鸟类种数比海拔500米处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食物来源少 B. 受人类的影响大 C. 气候湿热
D. 光照少,孵化条件差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以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方面的资料为载体,要求考生分析两种候鸟的另一栖居地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夏候鸟在另一栖居地越冬,说明另一栖居地冬季比该地温暖,其纬度应该比观测地低;冬候鸟在观测地越冬,说明其另一栖居地比观测地冷,其纬度应该比观测地高,故C项正确。但两地的降水情况具有不确定性,D项错误;A项对北半球而言正确,对南半球而言是错误的;B项对当地夏季而言正确,对冬季而言是错误的。故答案选C项。 【20题详解】
本题以海拔200米左右和500米处的鸟类种数差异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并据此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海拔200米左右的地区河湖湿地多,鸟类的食物来源更多,A项错;光照条件对鸟类的孵化条件影响不大,D项错;200米与500米的高差产生的气候差异很小,不足以影响鸟类的栖居情况,C错误;但200米左右的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频繁,对鸟类的生活惊扰多,故鸟类的种数偏少,B正确。故答案选B项。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上图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B.
C. D.
22.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段为 A. 1910~1930年 C. 1950~1970年 【答案】21. A 22. A 【解析】
B. 1930~1950年 D. 1970~1990年
分析】
该题考查人口增长影响因素,移民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 【21题详解】
【的的下降幅度随之变小,说明总人口不会快速增长,B错。 【22题详解】
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选A正确。B、C、D错。 续增加。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移民人数/总人口=移民人口比例,可以推导出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总人口,读图,该国虽然移民数量发生多少变化,数值始终是正值,说明人口总量是在持续增加,可以判断①图符合,A对,C、D错。图中1930年-1970年,移民数量减少,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随之下降,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就是不考虑移民人数的增长率。据上小题分析可知,1910年移民人数为1000万,总人数约为7692万人,1910年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数是6692万;1930年移民总数约是1500万,总人数约为9333万人,则该年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数是7833万,故从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114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7.05%;1950年移民总数约为1000万,总人数约为14286万,故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总数约是13286万,故从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5453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61%;1970年移民总数约为1000万,总人数约为20000万,故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总数约是19000万,故从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571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00%;1990年移民总数约为2000万,总人数约为25000万,故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总数约是23000万,故从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40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1.05%;据此可得出
【点睛】人口增长因素包括机械增长或人口自然增长。移民人口即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机械增长。根据图中移民数量及所占比重,可以计算出区域人口总数。数值为正值,人口总数持
23. 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 风蚀谷
B. 冰蚀谷
C. 张裂谷
D. 断层谷
24. 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 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C. 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25.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C. 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答案】23. D 24. A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此地区位于台湾岛的东岸,位于板块碰撞带,多断层发育。图中此地降水多、气温较高。A选项风蚀谷多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故A错;B选项冰蚀谷多形成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故B错;台湾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不可能形成张裂谷(多位于生长边界),故C错;台湾东部为因断裂而形成的南北“纵谷断裂带”。所以
B. 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D. 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B. 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D. 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选D。 【24题详解】
花莲溪西侧支流较多,流域较东侧广,流程较东侧长,可以判断西侧地势平缓,东侧陡峻。大富以南,根据支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自北向南先降低,后升高。选A。 【25题详解】
该地区虽河流众多,但河流多流经高山峡谷,河流短急,不利于航运;该地区东部海洋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平直不利于建设港口;该地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不利于海盐晒制。选B。
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地的过渡地带。通过分析耕地类型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关系,可以明确耕地数量的转入、转出情况。下图为长江中游地区数量转换来源与转换率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1990~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粮食总产量上升 C. 粮食单产下降
B. 粮食自给率上升 D. 粮食商品率下降
27. 下列关于长江中游地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获得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00~2005年耕地转入率最低 来自草地
C. 2000~2005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林地 来自水域
D. 2005~201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B. 1995~200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