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练习
1、 设计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是否有实数根,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相应的程序框图如右:
2、(1)设计算法,求ax+b=0的解,并画出流程图. 程序框图如下:
作业:
设计算法,找出输入的三个不相等实数a、b、c中的最大值,并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a,b,c的值.
第二步,判断a>b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判断a>c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a,并结束;否则输出c,并结束.
第四步,判断b>c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b,并结束;否则输出c,并结束. 程序框图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循环结构
第3课时 循环结构
2、能独立画出两种循环结构图示
3、能把直到型循环改写成当型结构,反之亦然 教学重点: 直到型结构、当型结构 教学难点: 直到型结构、当型结构互化 学习对象
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 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是程序先进入循环体,然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
当型循环结构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应用示例
例1 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 第三步,S=S+i.
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
当型循环 直到型循环 变式训练
例1 设计框图实现1+3+5+7+…+131的算法. 第一步,赋初值i=1,sum=0.
第二步,sum=sum+i,i=i+2.
第三步,如果i≤131,则反复执第二步;否则,执行下一步. 第四步,输出sum. 第五步,结束. 程序框图如右图
知能训练
设计一个算法,求1+2+4+…+249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
第4课时 程序框图的画法
应用示例
例1 结合前面学过的算法步骤,利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画出程序框图,表示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x>0)的近似解的算法. 算法分析:(1)算法步骤中的“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用顺序结构来表示(如下图):
(2)算法步骤中的“第四步”可以用条件结构来表示(如下图).在这个条件结构中,“否”分支用“a=m”表示含零点的区间为[m,b],并把这个区间仍记成[a,b];“是”分支用“b=m ”
表示含零点的区间为[a,m],同样把这个区间仍记成[a,b].
(3)算法步骤中的“第五步”包含一个条件结构,这个条件结构与“第三步”“第四步”构成一个循环结构,循环体由“第三步”和“第四步”组成,终止循环的条件是“|a-b|<d或f(m)=0”.在“第五步”中,还包含由循环结构与“输出m”组成的顺序结构(如下图).
(4)将各步骤的程序框图连接起来,并画出“开始”与“结束”两个终端框,就得到了表示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图).
解: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该问题就是要求1+2+4+……+263的和. 程序框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