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学语文《原君》黄宗羲为什么说人君为天下之大害
黄宗羲认为要限制君主的权力,首先得明辨君臣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
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
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从本质上来说:“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都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
因此,君主就不应该高高在上,处处独尊的地位。
就应该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即为天下兴利除害。
否则就该逊位让贤,而不应“鳃鳃然唯恐后之有天下者不出于其子孙”。
至于为臣者,应该明确自己是君之师友,而不是其仆妾,“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如果认为臣是为君而设的,只“以君一身一姓起见”,“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自己的职责只在于给君主当好看家狗,而置“斯民
之水火”于不顾,那么,这样的人即使“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但同样是不值得肯定的。
因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就是黄宗羲的君臣观。
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是黄宗羲限制君权的又一措施。
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而是“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风尚,“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之气”,另一方面,则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设法左右政局。
只有这样,才能使“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
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另一主张就是设立宰相。
他认为:“有明之无善政,自皇帝罢丞相始也。”黄宗羲认为明代罢除了宰相,就再没有人能与天子匹敌了。
这样,天子就更加高高在上,更加奴视臣僚,更加专断独行,为所欲为。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