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老子思想讲稿.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无”—《道德经》的核心理念

“无”的高层次性。“无”非日常生活之无,而是哲学之“无”。关于“无”的思想包括“无”、“无为”、“无知”。 (壹)“无”

一、对立面可以和衷共济成为同一更高层次事物的两翼。

“无”不排斥“有”,与“有”共同成就玄妙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 “无”和“有”是对立的。然在这里“无”与“有”不是相否定、相对抗,而是共生相济,共同成就玄妙的“道”。“无”和“有”缺了谁“道”都不玄。“众妙之门”说明,高层次事物可以成为低层次事物之间矛盾相和合的门径。

二、从发展的角度看,“无”是对旧的“有”的超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1

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2章)“恶”相对于“美”是“无”,“不善”相对于“善”是“无”。矛盾的转化不是同一层次的,而是不同层次的。每一个“无”都意味着淘汰旧的“有”,迎来新的“有”。

三、“无”——隐藏在有形事物背后的必然性。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2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无”是说事物的规律隐藏在表象背后,不露形迹。“无为”是说面对多变的表象静观不动。“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缓步前行,顺势就势,做水到渠成之事。这样做的前提是把握住“无”,即隐藏在有形事物背后规律。

四、“无”是“有”的要害,能激活“有”。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39章)“一”能够使宇宙万物活起来。这个“一”也就是“无”。“无”激活万物。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

2

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无”是什么?是深藏在“有”背后的要害。抓住“无”,就能激活“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27章)最上等的领导者只抓人们看不到的“无”,所以人们看不到他的存在。激活万物,使之自然运行,故百姓皆谓:“我自然”。

五、“无”——生命力。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35章)最平淡的东西,往往最有生命力。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2章)“道”无名、小,可称之“无”,但最有生命力,能使万物臣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章)“道”空,但永不穷竭。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

3

老子思想讲稿.doc

“无”—《道德经》的核心理念“无”的高层次性。“无”非日常生活之无,而是哲学之“无”。关于“无”的思想包括“无”、“无为”、“无知”。(壹)“无”一、对立面可以和衷共济成为同一更高层次事物的两翼。“无”不排斥“有”,与“有”共同成就玄妙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hquv0rpwz9pugm7qnnb9acj39qq6000ei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