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部体育工作发展战略的思考
郭 宏 林
科学谋划能力是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其中制定发展战略是科学谋划的重要内容,也是领导工作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作为一个集体,也必须有近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和规划,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实现集体目标。
在2009年年初制定的《体育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中,对我们体育部体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通过一年来的运行,我觉得,一方面,有很多想法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提高认识。因此,在寒假期间,领导班子认真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认真研究了几个兄弟院校体育工作的做法、经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了相关理论、政策和规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思考。利用今天的机会,我代表体育部班子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体育部在近三年中体育工作的想法。
在进行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介绍两个概念:领导、发展战略。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发展战略的原因。
一、领导概述
所谓领导,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其牵头者或为首者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的职权和自身的影响,采取一定的形式和方法,率领、引导、组织、协调、控制其下属,为完成预定的总任务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过程。
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领导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
一是,要受到主观的影响。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等自身状况。 二是,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横向有对外联系、纵向有上级领导组织。 2.领导是一种变动与引导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一是,领导者要率领、引导被领导者完成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二是,领导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既要符合上级组织要求,又要适应自身客观实际。 3.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
一是,目标的影响。通过制定和规划目标,引导集体和集体人员完成任务。 二是,权力的影响。运用岗位规定的权力进行领导活动。 三是,人格的影响。业务能力、领导艺术、个人品格等。 4.领导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组织活动
一是,领导者作为这个集体的牵头者或者为首者,要为群体确立目标、制定战略、进行决策、编制规划;
二是,领导者要率领、引导、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下属去实现既定目标。 5.领导是一种复杂的群体活动过程
领导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一种包含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和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一是,在领导活动中,要形成一个以领导者为核心,群体成员团结一致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合力。
二是,领导的绩效,不仅是领导者,更重要的是由被领导者在领导者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来实现。
因此,从领导的涵义,我们至少要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作为领导,必须为所领导的集体确定发展目标。二是,作为集体成员必须清楚确定的发展目标并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二、战略发展概述
介绍一下有关战略发展的基本知识,这也是制定体育部体育工作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1.战略的含义
战略(strateg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stratego),意思是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来谋划如何打败敌人。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
如:毛泽东:“论持久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含义也就相应地更加广泛了。从当今来看,战略是关于一个组织与环境相联系的未来行动的总体设想,指明组织未来行动的目标、方向及主要行动步骤。
我们所说的“体育部体育工作发展战略”就是关于体育部体育工作未来行动的总体设想,是我们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规划。
2.战略的基本特点
全局性:战略一般是指重大的具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它是关系到全局成败的一种筹划,而不是对局部、个别事情的一种谋略。因此,在制定战略中,要统观全局,把握大势。
长远性:战略的着眼点是未来,而不是当前,当前只能是出发点,而不是落脚点。因此,在制定战略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既重视眼前,又要看到长远,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态势。
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第一步是在90年代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层次性: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全局和战略。因此,每项工作都要从战略上来考虑。
比如:
就学校发展战略来说,它包括教学、科研、党建、后勤服务等系统,也包括我们体育部在内的各二级学院和、单位等各层次,各教学、科研以及各二级学院等各单位的发展也必须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来制定和规划各自的发展战略。
体育部体育工作包括教学、教研以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系统和层次,这些系统和层次必须服从体育部整体发展的要求。
稳定性:战略一经确立,并且经过实践检验和评估是正确的,那么就应该坚持下去,不应随领导人的变更而改变。
阶段性:正因为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层次性,因此,战略就具有实施的阶段性,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在各个阶段要有不同的中心和侧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实现各个阶段的目标,从而完成总体任务,实现最终目标。
如: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规划了三个阶段目标: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让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动态性:事物在不断发展中,在实施战略中,有可能会出现事前没有预料到的因素而影响战略的进行,因此,在实施战略中,战略规划也在不断调整中。
导向性:战略已经确定,对集体、集体的各个部分以及集体的所有成员的行动具有导向作用,也就是说,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
3.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或集体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是一种带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或集体在动荡不定、充满危机的环境中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分配或再分配,最终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战略规划是一种行动导向规划,是一个组织或集体把所有成员引导到它所设计的未来状态中去的过程。
如: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什么?发展的预定目标是什么?等等。 战略规划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 战略指导思想:是确定战略目标、重点、措施和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⑵ 战略目标:是一个集体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全局性的发展奋斗目标,是整个战略的核心。 ⑶ 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
⑷ 战略措施:是指与实现战略目标有直接关系的若干主要措施和政策。
⑸ 战略阶段:是指一定战略时期内,由于条件和任务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 4.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研制战略并保证战略顺利执行的过程,是规划、执行、追踪与控制组织战略的过程。
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把集体的发展前途和可预见的环境变化联系起来,使资源的获得有效的优化和利用,保持集体在变化的环境中能够获得稳定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顺利地实现发展目标,完成集体的使命。
5.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是一个行动过程,是一个涉及人员众多、关注效率的更为复杂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主体。
在战略实施中,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⑴ 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职责; ⑵ 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战略重点; ⑶ 调整组织结构、推动战略实施; ⑷ 完善相应制度、机制,加强执行力; ⑸ 加强战略领导,推进战略管理。 6.战略反馈与评估
战略反馈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是对战略实施进
行评价以及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的过程,也是战略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系统。
三、体育部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和目标 (一)制定的依据
1.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
⑴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 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1999年6月13日)
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2002年颁布,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经验。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开始实施。
新《纲要》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2.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
⑴ 学校“一、二、三、四”办学方略”和“三大”教育理念。
⑵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开放发展,努力建成服务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新型科技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七届八次”教代会明确提出。
⑶ 《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 —2015年发展规划》。
⑷ 学校“七届九次”教代会和即将召开的学校党代会精神。 3.体育部自身发展实际 ⑴ 师资队伍情况 ⑵ 课程建设情况
(二)体育部体育工作发展战略内涵
按照学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落实学校七届九次教代会精神和《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 2015年发展规划》的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我们体育部也必须思考和制定发展规划。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总结几年来我校体育工作实践和参考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2009年年初制定的《体育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进一步规划了体育部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和目标:
构建“大体育”发展格局,实施“大体育”发展战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具体内涵和依据
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大体育”以及“又好又快”的内涵和依据
⑴ 体现在格局上,就是要形成一个“健康体育、快乐体育、和谐体育、人文体育、大众体育”协调持续发展的阳光体育工作格局,把更多的人(职工、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
顾拜旦:“让我们努力为每天进行锻炼创造条件,努力增加有利于吸引个人参加锻炼的机会,消除无用的障碍,简化复杂的规则;让我们大量设置体育器械,使锻炼方便可行;让我们继续改进体育器械并降低成本;让我们努力使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更加接近,使它们相互结合,并通过
人们从各种运动项目的不同之处享受的欢乐和从各种运动项目的相同之处体验的和谐来高度赞美体育运动。”
其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发展,体育教育的时空界限将不再存在,体育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校园内,已成为现代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几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观念。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文件。
其次,人们学习体育、参与体育不仅仅局限于锻炼身体,而且注重人际交往、陶冶情操。 2.体现在结构上,它既是一个系统的、立体的结构,又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首先,从体育自身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育教育活动,完成这一教育活动,需要从各方面进行。
如:教育者、受教育者;课堂教育、实践训练;课外活动、群体竞赛等。
其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教育密切配合,互相促进。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任务,高校体育既承担着使大学生身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同时它又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可以说,体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学校的教育:“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
一个学校培养出的人:“专业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道德品质不好是危险品” 3.体现在内容上,它既包括体育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包括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新兴体育项目的实践;既包括技术性和竞技性体育项目技能的训练,又包括健美性、休闲性和娱乐性人文体育项目的培养。在内容上,就要形成一个融体育与文化、教育为一体的体育教育格局。“体育搭台,文化、教育唱戏”
首先,体育课程性质的规定
《纲要》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中的第二条:“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在“大体育”中提出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育体与育心相并重”的体育教育理念。
“融合”:融合是一种混合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人文科学、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融合在一起,“寓文化、教育于体育为一体”,使学生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 体育+文化+教育:体育是载体,文化是手段,教育是核心 其次,确定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则的要求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五部分中的第十一条: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