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囊肿摘除术
一、适应证
含牙囊肿、根尖囊肿、球上颌囊肿、切牙管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钙化囊肿等
二、术前准备
1. X线片:检查囊肿部位、大小、周围组织变化。
2. 口腔洁治、消除牙周炎症。
3..如为根尖囊肿,应先作病牙根管治疗,然后尽快手术。
三、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或传导阻滞麻醉。
四、手术方法
1. 切口 中小性囊肿,一般在口内作弧形或八字形切口(图1-1a),其宽度应大于囊肿直径。巨大型囊肿位于下颌角、生支部时,宜作口外切口,一般在下颌角绕到下颌骨下缘,距其处作弧形切口(图1-1b)。
2. 翻瓣 口内切口者,全程翻起粘骨膜瓣,充分暴露骨壁(图1-2a)。口外切口者,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显露下颌骨边缘,切开骨膜后翻起组织瓣,充分暴露下颌骨升支部骨壁(图1-2b)。
3. 开窗 将囊肿表面的骨壁用咬骨钳咬除一部分骨壁形成窗口,并适当扩大以充分暴露囊肿壁(图1-3b)。
4. 剥离囊肿 沿囊壁与骨壁之间,用骨膜分离器钝剥离;直至全部剥出囊肿(图1-3a、图1-4b)。
5. 牙齿处理 含牙囊肿应摘除牙齿,根尖囊肿应作根管治疗和根尖切除术(3-4毫米),如牙齿不能保留应立即拔除。
6. 清理伤口 温盐水冲洗伤口,修整不整齐的骨腔边缘,注意保留牙颈部齿槽骨连续性支架,彻底刮净残余囊壁组织,放置青,链霉素(皮试阴性者)或其他抗菌药,让血液充盈骨腔。
7. 缝合 对合粘骨膜创缘,作间断缝合,一般不放置引流条,棉部用四尾带加压包扎。(图1-4a,图1-5b,图1-6b)
图1-1a (口内切口) 图1-2a(翻瓣去骨)
图1-3a(剥离囊肿)
图1-1b(口外切口)
图1-3b(去骨)
图1-4a(缝合) 1-2b(翻开软组织) 图1-4b(剜除囊肿) 图 图1-5b(缝合骨膜) 图1-6b
五、术后处理
1. 给予抗生素、漱口水、止痛药。
2. 术后一周内流食,以后逐渐改软食和普食。
3. 术后607天拆线。
六、术后并发症
1.伤口愈合不良,可能与翻瓣太小、骨窗较大有关,切口悬于骨腔上,影响愈合。
2.术后感染,主要有通口腔的伤口未处理好;引流不畅;骨腔过大,血凝块液化等。
3.囊肿复发主要是囊壁未处理干净。
二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切除术
一、适应症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诊断明确,无急性炎症
二、术前准备
1. 控制感染,必要时作瘘道冲洗引流。
2. 手术开始前先注入适量1%亚甲蓝溶液,以显示囊肿位置、范围、瘘道行程、方向、深度及有无分支等。
三、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加颈丛阻滞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四、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