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评分
题目:发挥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大量文献材料的研究
选题:民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完成人及学号:蒋成浩(13040410070) 段炎山(13040410058) 王鑫(13040410061) 刘新(13040410060) 指导老师:蒲伟芬 王晶
2015年5月23日
一:文献研究情况介绍
(一)研究背景
对联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什么地位。
(二)研究目的
加强大学生对民俗文化——对联的了解、认知、认同,深化大学生对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加大民俗文化的传播力度。
(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
1、进入西电图书馆浏览书籍,查询相关对联的书籍和文献,并对其中重要部分进行摘抄和概括。
2、在百度网上搜寻重要的文献知识和材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后展开论证和研究。
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一)对联的渊源
对联,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文学形式,雅称为“楹联”,俗称为对子。对联的起源是指对仗句最初作为一种修辞格的对偶中分离出来独立使用的时期。追溯起历史,则源远流长,直攀于五代。刘叶秋先生在《略谈对联》中说:“对联的渊源,应远溯到桃符。”[[1]]而且李景峰先生在为《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作的序中说过“有许多材料证明,最早出现的是‘春联’而‘春联’又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2]为什么是桃符呢?因为古代传说在东海度塑山的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万鬼,黄帝用他们的画像驱邪,故民间用桃
2
木板画上两个神像以驱鬼辟邪,而桃木板又称为“桃符”。而最早的对联是五代蜀后主孟昶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此联题于桃符之上,故“桃符”被联苑行家们公认为是对联的渊源。
但是,查询大量资料后,我发现“桃符”只能算是对联渊源的载体部分而对联的文字部分却是由于对偶句式的发展使其脱胎换骨。谷向阳先生在《中国对联学研究》中说到:“对联是对偶句式和门神桃符相结合的产物。汉代,把饰桃人,画神荼、郁垒像改为在桃符板上书写‘神荼' 、‘郁垒'二神的名字,应该说是中国最早的对联。”同时,谷先生还说道:“‘神荼'、‘郁垒' ,上下联字数相等;名词对名词,词性相同,左神荼,右郁垒的写法和对联的读法(上联仄声尾,下联平声尾),贴法(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完全一致。对联文字跳上桃符板,标志着中国对联的正式诞生。”[3]故个人认为对联的渊源应该是桃符和对偶句式的结合,但是又有文章表明对偶句式并非对联的渊源。如刘长焕在《略论对联和桃符的文化内蕴》中提到“对偶句式和门神桃符结合的产物是什么样子呢?在桃符板的某一个部位题写两句话,与桃符合二为一?如果说书写“神荼、郁垒”作为文学形式的对联的话,它表达的主题只有一个,即‘趋吉避凶’。这无异于画‘神荼、郁垒’的像在桃符板上所具有的功能。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对桃符意义的某种诠释呢,还是另有所寓?显然二者虽‘走’在一起,却并没有合二为一。正如在一幅山水画某一角上题写诗词,钤盖印章一样,虽可相得益彰,但各有其内在意蕴”[4]故而,对联的渊源就是桃符,由古时民间传说和祭祀辟邪所产生发展出来的。
(二)对联的演变
对联的演变可以归纳为两点,即对偶句式的句式、句法和贴桃符的民俗习惯。对偶句式、句法出现于殷周之前的人民的口头语言中,并逐渐发展出来了对偶句,如最古老的情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已经具有了原始而和谐的对偶美,这种句式经常在古代的卜辞、卦辞和散文典籍中出现,用来增强表达效果;而在《诗经》和辞赋时代,人民习惯于把对偶句式运用于歌谣和语言中去,使得对偶句式的运用更加广泛;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们对于对联的研究和总结,让对偶句式变得规范和工整了,如庚信的《哀江南赋》“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最后于唐代,对偶句式促进了律诗的成熟,为对联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至此,对联形成的文字条件已经成熟。[5]而贴桃符的民俗习惯从最初的辟邪变成了后来庆新春的习俗,并逐步发展,直到五代时的孟昶在桃符上题了一首“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第一副对联便由此而生。[6]所以说,对偶句式、句法的出现和发展为对联的出现提供了
3
文字基础和内蕴,而人民贴桃符辟邪的习惯又为其提供了出现的载体和意义。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
(三)对联的发展
对联的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推广、繁盛和振兴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魏晋时,出现了应对的形式。晋代文人之间常以联句作诗为雅兴,以对句作联为清谈。《晋书·陆云传》记载,晋代文学家陆云与荀隐初次会面于张华家,在互通姓名时,两人脱口而出即成一副艺术性很高的人名对:“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这则文坛轶事,应视为正史中最早的关于对对子的记载。随着对对联研究的深入,我国各地陆续发现唐代族谱对联和敦煌遗书中的唐代对联,都有力地证明了对联艺术在唐代不仅出现了,而且很盛行,从而否定了“余庆、长春”为我国第一联之说。而唐代更是律诗发展的起兴和巅峰时期,从上文对联的演变中我们已经知道律诗是对联正式出现的标志性文字载体。故而魏晋时期和唐代是对联的萌芽阶段。
推广时期。唐代的律诗发展迅速,且由于推出了科举制度,使得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读书应考人员,而科举考试科目包含了诗歌,故而民间盛行吟诗作对之风,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诗歌对联,为后世的对联发展繁盛做出来重要的文化贡献。到了宋朝,对联便向另一方面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对子,如胜迹联、挽联、寿联、灯联、书斋联等等。这一时期各类对联竞相出现,如有文字记载出现最早的名胜对联是北宋初期寺僧盈契颂黄浦江的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7]唐宋时期正是对联的推广时期,这时期对联受到了广泛的使用,深受民众喜爱。王安石的诗《人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生动地反映了宋代前期的对联盛行情况。
繁盛时期。明清两代,对联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达到了繁荣鼎盛之势。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更是大范围的普及开了,“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清人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方也。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日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阉豕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辟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皇帝推广对联,身体力行,上行下效,蔚然成风。每逢除夕,形成了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的风俗,而且春联采用红纸书写。至此,对联与桃符门神完成了历史的分化,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清代对联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对联创作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到了清朝,康熙、雍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