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附: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做到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危急值”结果的快速、准确、有效报送,参考相关的检查(验)规范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制定本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定义:是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医技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并制定危急界限值,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检查项目,以适应我院患者群体的需要。重点关注来自急诊科、ICU等重症病房、新生儿、心内科、产科等急危重症病人比较集中病房的检查项目。

三、“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检查过程和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查标本是否有错,检查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需要抽血复查的,应当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值班护士重新进行抽血复核。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

急值报告记录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日期、患者姓名、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检查科室报告人、联系电话、记录人、报告时间(min)、医生姓名、报告医生时间(min)等项目)。

2、临床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临床值班医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做好记录,记录项目同上,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并记录时间。

3、临床值班医师或主管医师在接到危急界限值的电话报告后,要及时认真进行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复核(复查)并做好相关记录。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及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需要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5、医技科室工作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以及临床医护人员之间在转述“危急值”的时候均需要口头复述检查(验)结果。危急值电话报告实行“首接负责制”,各临床医护人员不得以“不是主管医师”、“不是主班医生”等各种理由延误危急值报告。

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范畴。《危急值报告记录本》登记不及时、无故漏登、缺项过多,或医技科室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结果,或临床科室未及时处理、病历无记录将追究相应当事人的责任。

五、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中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处联系,以便逐步更新和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

六、检验科危急值可参照原规定执行。

附: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一) 检验科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文名称 凝血酶原时间 英文缩写 PT 危急值 >35s 抗凝剂治疗患者INR>5 >100s <0.8g/L <0.15或>0.60L/L 新生儿<0.33>或>0.71L/L <50或>200g/L 新生儿<12或>223g/L <50?109/L或>1000?109/L <2.5×109/L或>30×109/L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FIB 纤维蛋白原 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清淀粉酶 血清总胆红素 钾 钠 氯 钙 肌酐 血糖 尿素 微生物检查 HCT Hb PLT WBC AMY Bil K Na Cl Ca Cr Glu urea 新生儿<5.0×109/L >300U/L 新生儿>340?mol/L 成人<3.0或>6.0mmol/L 新生儿<3.5或>7.5mmol/L <120或>160mmol/L <80或>115mmol/L <1.6或>3.5mmol/L >352?mol/L 成人<2.2或>22.2mmol/L 婴儿<2.2mmol/L 新生儿<1.6或>16.6mmol/L >36mmo/L 1、革兰染色发现病原菌或无菌体液培养出微生物 如:脑脊液涂片查找细菌1小时内回报检验结果。 2、培养出现阳性结果。 (二) 门诊心电图室 1、急性心肌梗死 2、室速 3、室颤

4、窦性停搏

5、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6、室上速

7、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 8、房颤伴预激 (三) 动态心电图室 1、停搏>=5.0秒

2、高2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3、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4、室性心动过速

5、快房颤或房速室上速伴有相关症状 6、QT显著延长 7、ST-T显著变化 (四) 运动平板实验室: 1、ST段下移≥0.2mv。

2、ST段下移≥0.1mv伴 aVR导联抬高≥0.1mv 3、中到重度的心绞痛 4、持续性室速 5、室颤 6、窦性停搏

7、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8、休克或低血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附: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做到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危急值”结果的快速、准确、有效报送,参考相关的检查(验)规范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制定本报告制度。一、“危急值”定义:是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hfl79uc6q28mwx1483k6i8ss1c8ox01bl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