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借鉴
邵思齐1,2
【摘 要】〔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老龄化背景下福利国家日本地域福利理论的形成和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的制度化形成以及理念的确立,阐释了日本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的内容、评估机制和相应的改进。日本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针对少子高龄化问题,通过充分利用社区福利服务、发挥社区多项机能、采取多方资源融合的方式,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使社区服务对象从最初的老年人扩大到残疾人、妇女、儿童乃至所有居民,这正是日本的成功经验。本文结合中国现阶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分析日本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名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00)006 【总页数】8
【关键词】〔关键词〕地域福利;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PDCA周期循环评估机制;社区养老;老龄化社会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和运行机制研究” (17ZDA1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效果及优化研究”(17CRK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对控制卫生费用的影响研究”(15JJD790002)
〔引用格式〕 邵思齐.日本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6):69-76.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曾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
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少子高龄化问题,作为一个福利国家在地域福利理论基础上构建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2015年日本提出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不应单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还要扩大到社区中的残疾人、妇女、儿童乃至所有居民,最终实现一个共生社会。这正是地域福利理论中“居家福利”、“地区自治”等成果的具体实践,既能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手段缓解不同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还能逐渐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难题。在地理上,中国与日本同属东北亚圈,也同属儒教文化圈,养老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日本如今已经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适应本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这对正处于探索和实践中的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日本社区综合照护服务体系构建的背景
(一)少子高龄化的时代背景
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少子高龄化阶段,随之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16年日本总人口为1.27亿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26.5%,老年抚养比为43.9%,出生时预期寿命男性达80.9岁,女性达87.1岁[1]。二战以后日本人口出生率曾有过两次飞速增长,形象地被称为二次“婴儿潮”[注]第一次“婴儿潮”是在1947—1949年,在此期间出生的世代被称为“团块世代”;第二次“婴儿潮”是在1971—1974年,在此期间出生的世代被称为“青年团块”。 其中,在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2 179万老年人即将在2025年达到75岁,成为“后期高龄者”。与此同时,在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老年人将成为65岁以上的“前期高龄者”,预测人数为3 675万人。今后,“后期高龄者”的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这就意味着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人数也随之递增。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发展,少子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
长时间低于维持人口稳定发展的更替水平2.1,被称为少子化(或低生育水平);而长时间低于1.3,则被称为超少子化(或极低生育水平)。日本总和生育率自1975年跌破2.0以来持续下降,并且2003—2005年连续3年低于1.3,2006年后略有回升,但仍低于人口稳定发展的更替水平。近些年日本死亡率也持续升高,2014年死亡人数约为127万人,自然增减率为负增长,总人口呈递减趋势[2]。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分析预测结果,预计2020年总人口将下降到1.25亿人,2050年将下降到1.00亿人以下[3]。
人口结构的失衡导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消费低迷、需求减少、少子高龄化问题愈发严重,直接影响到养老金、医疗、老年人护理等社会保障制度,给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各种负面影响。作为福利国家的日本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后,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养老保障体系,从政策制定到养老护理都体现出对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照,并且已经形成一个有效的老年人安全保障网,在维护老年人尊严的前提下以社区为单位倡导自立、自强的养老方式。
(二)福利国家背景下地域福利理论的形成
日本政府把1973年设定为福祉元年,标志着福利国家的成立,实现了全民皆养老、全民皆医疗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强化了全民对福利国家的认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口结构开始逐步过渡到少子高龄化阶段,日本政府进行了社会福利基础构造改革,并且于2000年审议通过《社会福利事业法》,第一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地域福利的概念,对日本地域福利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4]。 日本“地域福利”这一概念受英国的社区照护(community care)和美国的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的影响而产生,在众多语系中能和日语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