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在二衣行当中为塑造比较典型人物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衣箱制中另有专用服,如《花果山》中的孙悟空所用的猴靠、制度衣、猴夸衣等,另有神话戏的神将服,《闹龙宫》中的龟帅、虾将、鱼精等服装,《四郎探母》、《洪母骂畴》中的打国舅、二国舅、洪承畴的旗装,这些服装很少有其他人物穿着。
(2) 二衣行的特点:
根据二衣行业的范围及作用所涉及的有关问题,明显看出二衣行当所塑造的人物大都是 元帅、大将或武艺高强的草莽英雄、绿林好汉等范畴的人物,另外从服装样式来看,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所有服装的袖口、裤腿均为紧缩型,同时不论穿着任何样式服装,腰间均要系大带或其它束带。大衣、二衣明显的区分为文、武之别,通过各自的服装的穿着处理,可以清楚看到它是类型化的具体体现。它是依据文、武分类,但又依据表演行当去进行分类的方法来塑造人物的。
3. 三衣:
这个行当,俗称靴箱,它所含括的物品名称及作用,大多为人物穿着的靴鞋及内衣装束, 其行当中的物品名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软片类,俗称软硬两类。 1) 软片类:
水衣子:为演员化妆前提供的工作服,并为保护大衣、二衣服装在表演时不受损害(由 于天气炎热或演员出汗过多)。
胖袄:主要为塑造不同人物有一个健魄的身躯,其作用类似垫肩,但胖袄是根据表现行当和演员条件而定,通常有小胖袄,适用于生行(老生、小生、武生),另外一种为圆肩胖袄,它适用于武净及武打演员,其次是折肩胖袄,主要是为铜锤(文净)行当使用。有时根据剧情的需要,人物在舞台上直接穿胖袄,如《悦来店》中的骡夫、黄傻狗便是。
袄裤
彩裤:彩裤大致分为三类叫法,即红彩裤,黑彩裤,杂色彩裤(其中含白,香色,淡青,彩色,同时含素和绣花、花边三种,在样式上又分为散腿和紧腿两种),红、黑彩裤大都为男性所穿着,杂色除个别小生行当,大都为女性穿着。
护领:由于大、二衣的服装样式大多为圆领,为使人物造型完美,在演出中不露脖子,为此在穿服装前,演员要搭护领于脖颈上。
大袜:(布袜)其中有两种样式,其一为高腰大袜,专为穿福字履、皂鞋的人物穿着,其二为矮腰大袜,专为旦角穿彩鞋使用。
(2) 硬类: 厚底:它是剧中男性人物普遍穿着的高腰厚底靴,它的底厚是根据演员身材高矮或演员 表演水平而定,底厚通常有二寸,二寸五、三寸、三寸五(市寸)。
朝方:它是文丑行当专用的一种高腰靴,靴底厚为一寸。
福字履:老年层平民所常用的鞋类,矮帮底厚一寸。
登云履:男性神仙人物常用,矮帮底厚为二寸,二寸五。
皂鞋:皂隶、差人之用。
薄底:是男性武打演员通用之物。
彩鞋:是女性通用之用物。
彩薄底:是女性武打演员通用之物。
在三衣行当中还有一部分专用靴鞋及特殊靴鞋,如虎头靴,鱼鳞洒,黑白道打鞋,小孩靴,僧靴,旗靴等。
三衣在技艺处理上没有像大衣、二衣那样具体,但三衣的有些物品在使用上,一般要依据大衣、二衣的人物穿着,最后要达到统一调和,使用合理。
从京剧服装的目前现状来看,它与表演已经形成一对孪生兄弟。京剧在艺术上已臻于完善,而服装也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境界。要想使京剧前进一步,使京剧服装适应当代审美观点,创出新路,困难是极大的。京剧服装毕竟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服务的,但当务之急是从客上促使京剧内部产生革命,曾记得中国戏曲学校排练《玉笛恨》时,李紫贵导演时就曾对服装设计提出要求,服装要大胆设想,迫使表演创造出新的表演语汇,这就是说从音乐、舞美,导演多方位的向程式化寻求突破口,这样才能在原传统基础上前进一步。
二. 人物的装束色彩及纹样
什么人物穿什么服装,用什么纹样?色彩又如何搭配?是京剧服装类型化的典型表现, 在京剧服装塑造人物时,有一句不成文的说法,\宁穿破,不穿错\,这正好道出京剧服装有它的定律,其中同样包括着纹样和色彩的处理。 前面曾谈及京剧服装典型化的几个特点,其中提到京剧反映帝王将相剧目偏多,这就为京剧服装在纹样、色彩处理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条件,也为京剧服装类型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试看它时如何表现的。
(一) 纹样的装饰性: 占京剧服装主体纹样的要算是龙和凤,龙凤本身又是各历史朝代帝王代表的象征,就 是说只有统治者才能占有。为此京剧舞台上,也不例外的将龙凤作为塑造帝王外部形象的装饰物。其次是花、鸟、鱼、兽,而花卉又成为京剧服装在塑造各类人物装束上的装饰纹样,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以及热爱劳动的民众对花都作过描述和赞扬,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观念,并且对各种花卉赋予它一定的内涵,表现其各自的特殊的个性,这些花卉至今常被京剧服装塑造人物使用。如:梅、兰、竹、菊、牡丹等。
京剧服装的装饰纹样,在舞台上为塑造人物时,所采用的花鸟鱼兽大都赋予它一定的造
意,它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尤其是在创造形象(纹样)时,首先要根据人物和剧情需要去立意,作为京剧本身的特点,往往在处理纹样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它的表现手法多采取:\比喻与象征\、\双关寓意\等去组合装饰纹样。采取这种手法,类似文学作品中对一个人的评价一样,常用某一个人的特长来与另一个人的特长或其它事物相比拟。或是依其它事物之美来与人相比,京剧文学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明显,如表现夫妻恩爱时常用鸳鸯来作比喻;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仇恨关系时,又常以\仇深似海\; 在表现狠毒心理又常用\你比豺狼狠十分\等,而京剧服装的装饰纹样在立意时,它的表现手法要比文学更形象、更具体。 在京剧服装处理象征立意时,它的含义比较概念,如用一具体事物来表现另一个抽象概念,这种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比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红旗象征革命,青松象征坚贞、常青,梅花象征坚强、不屈,牡丹象征富贵,龙象征天子,狮虎象征勇猛、凶狠等等。 比喻与象征两者之间往往又是不可分割的,是在京剧服装装饰纹样的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下面列举京剧服装在运用比喻与象征手法处理上的纹样。
1、 真龙天子所穿着的蟒,则是运用龙来象征其身份的,皇帝与皇后同时的场面则穿龙与凤的纹样,象征着龙凤呈祥。
2、 绿林英雄及花脸行当在处理服装纹样时常用狮虎,显示他们武艺高强,性格勇猛、粗犷。如廉颇、高俅、李元霸穿着的开氅。
3、 利用阴阳八卦图来象征着某些人物具有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知天文晓地理的超凡人一等的身价主要服饰纹样,如:诸葛亮、张天师等。
4、 告老还乡的高官,年过半百的富豪绅士,常用青松、仙鹤来象征人物的长寿,要与青松、仙鹤同存。
5、 官宦小姐、绅士夫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价和家境富有,她们穿着的服饰在纹样处理上多用牡丹。又如中国戏曲学校演出的《白蛇传》中《合钵》一折时,白素贞穿着一件白色绣三蓝梅花女帔,白色表示白素贞的爱情纯洁,梅花也表示白素贞反封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白色服装绣着三蓝色梅花,从剧情发展处于悲剧场面,在整体色调处理上是冷色,为此达到与当时的悲剧气氛相吻合的艺术协调。
京剧服装的纹样立意色点特点采用双关寓意手法,在传统京剧服装或舞台装饰上称之为\吉祥图案\,尽而达到个人理想的追求和精神上的寄托。
双关是一种寓意手法,双关在京剧舞台美术中可分为两种双关含义,其一是谐音双关,其二为象形双关。 谐言双关的含义是借事物本身的字音和事物本身的具象组成纹样,这就不难看出\音\本事不是具象,而是借用某一事物(形象)的音与其它事物(形象)的音或具象来组成纹样,这就说明纹样的组成本身,具有一定的寓意和双关因素。如\喜上眉梢\、\福在眼前\、\五福捧寿\、\平升三级\、\吉庆有余\等。
这种谐言双关,在京剧服装和舞台装饰处理上是如何理解和运用的。如\喜上眉梢\,这个词是一种形容,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往往用这句话表达对主观或客观的形容。当我们
理想中的一件事如愿以偿,变为现实时,便都会有喜上眉梢之感,或一件突如其来的喜事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又会又双喜临门之悦。喜上眉梢的纹样组织则时采用了喜鹊和梅花。喜鹊时一种鸟,在北方如果这种鸟清晨在你房上唧唧喳喳的叫,说明你今天必有喜事,喜上眉梢正好借用这种报喜之鸟的\喜\字;\眉梢\纯属借音,眉梢实际是借用\梅花\的梅字,在组织纹样时,是喜鹊落在梅花的枝梢上。又如\福在眼前\这个形象也是采用事物的\音\来组成的纹样。\福\字用的是\蝙蝠\的形和音,\眼前\则采用\铜钱\的\钱眼\和铜钱本身的钱音,进而组成\福在眼前\的纹样。又如\五福拜寿\这个形象与前面讲的\福在眼前\有相似之处,关键在于\五福\,它是利用\蝙蝠\的形和音,而寿是采用寿台的变形字和音组成。
总之京剧服装的装饰纹样,在立意和处理上既要考虑任务的身份,又要考虑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尤其表现在运用比喻与象征的手法更突出。这种寓意性表现手法与京剧本身的表演形式是统一的,它既有夸张性、又有写意性和装饰性的特征。由于京剧服装在艺术处理上往往只求神似不求形似,在塑造人物的外部形态上具有通用性,共性较强。为此纹样的组成和处理上只能概括类型,以适应多种了类型的人物。
(二) 色彩的运用:
在京剧舞台上,色彩是创造环境,塑造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就传统京剧服装本身的 色彩来讲,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它的使用范围少的可怜,由于京剧服装在京剧艺术整体发展中经受着多方面的制约(首先是京剧表演的程式化,其次是经济制约,这两点是形成目前衣箱制的基础),为此传统京剧服装在色彩处理上局限于十蟒十靠的制度。这十蟒、十靠本身就体现了传统京剧服装上的色彩体系,它们分上五色(红、绿、黑、白、黄),和下五色(蓝、紫、香色、淡青、粉),色彩虽很单调,但它可以塑造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庞大宏伟的场面,同时又可以塑造上至皇帝下至贫民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局面,一是众多的艺术表演前辈,把一生的表演创作精力,除用于角色的内心世界刻画之外,大部分用于角色的外部造型的塑造上,通过长期实践的积累,形成观众通过表演程式去了解故事内容和接受每个人物造型的外在形象,这些程式的形成,反映了我国民族的色彩审美观。二是作为我国古老剧种之一,舞台上反映宫廷、贵族剧目居多,在服装色彩处理上,势必受其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明朝法律规定:民间\不许用黄\,\文武官员的公服一至四品,服绯,五品以下服青绿\,进而传统京剧舞台上的黄色均为帝王所霸用。而红色则成为高贵之色,惟青、绿成为下层贫民的主要服饰色彩。这不难看出,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色彩作为一种等级观念,被统治者所控制,同时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又被各层人物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色彩又与各历史时期的各种礼仪、宗教信仰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在阶级统治时期,不论是奴隶主,还是封建帝王,他们是社会一切的占有者,当然其中也包括着占有色彩的特权。只有青、黑才允许社会下层使用。历代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便不择手段利用民众的无知,将各种色彩附会于五行,五方,五神等观念,进而形成天地、神灵的代表。无论怎样,在色彩的观念上,不管是土为五行之本,还是黄色为五色之首,帝王是上天之子的思想,已根深蒂固,这样的中华民族的色彩观念至今还在传统京剧服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传统京剧中,对色彩的等级观念十分重视,凡是塑造帝王形象时,均以黄色为他们的专用色,如《小尧天》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诸将拥戴。又如《斩黄袍》赵匡胤醉后怒斩郑恩,郑妻陶云春闻讯引兵围宫,高怀德闯宫,赵匡胤酒醒痛悔,高怀德斩韩龙,登成调解,
陶三春斩赵匡胤之黄袍泄忿。总之真龙天子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代表,黄色便成为他们至高无上的正色,不容他人侵犯。虽然黄色被统治者所占有,当历史变革时,这种森严的舆服法也会产生混乱,在民间则有敢不以禁令为然者,如太平天国敢和皇朝分庭抗礼,天王竟穿上九龙黄马褂。在传统京剧舞台上,对历代农民起义,占山为王,敢于对抗朝廷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他们代表着人民大众的利益,人民拥戴,说明他们敢于冲破封建势力,推翻封建统治,其中包括色彩特权。为此黄色也曾被这些所谓的叛逆者所使用。如《丁甲山》李逵、燕青在回山途中闻知寨主宋江强抢民女,李逵大怒,回到山上斧砍\替天行道\杏黄旗。传统服装在对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的色彩处理上也时常以黄所代替。同时说明色彩的等级在民众中也深知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梦想占有这神圣不可侵犯的黄色。
在传统京剧服装中除去它对各类人物的艺术处理外,更多的是沿用、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史载:\庶民多穿白衣(本色麻布),青衣(蓝或黑色布衣)\,所以,无功名者又称\白衣\,童仆称\白衣人\,婢女称\青衣\。而传统京剧服装除高贵正色被统治者占有外,而那些本色麻布或蓝、黑布衣,只有贫困下层劳苦大众所穿着,如在传统京剧服装中所塑造的车夫、马夫、店家、脚夫、衙役的穿着色彩均以蓝、黑为主,正如京剧服装名称中提及的蓝布大袖,蓝布箭衣,青袍,青褶子则是这些所谓下贱人物的主要服饰。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色彩的爱好上,习惯上,风俗上也形成了规律--喜红尚蓝。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喜好还遗存着痕迹。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的装束,对黑、蓝、灰等朴素大方的衣着仍保持着一种偏爱。
作为传统京剧的色彩,同样沿袭着中华民族的用色习惯,这种习惯的影响,从历史角度来讲,在古老的五方,五行、五神的观念中可以看出,\红\代表南方、代表火焰、太阳,象征着胜利、富贵、吉祥。这个色彩曾是上层社会所占有的。红色,作为今天仍策划能够为整个社会追求、向往的色彩。这种风俗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振兴信心、繁荣和对未来向往。
喜红尚蓝的民族观念和习惯,必然反映到传统京剧的服装上,红色,是京剧舞台上各阶层人物的共同追求,如新婚夫妇的服饰总少不了穿红,披红,无论他们身价如何,都以红表示恭贺,互相祝福,尽管如此,家境贫寒者,在新婚之日,新娘也少不了一块\红盖头\,新郎也要披红。红色还可以表现家庭团圆,寿辰之日,庆功仪式。
传统京剧服装除十蟒、十靠的色彩外,在纹样色彩搭配上,具有对比色强特点。这种纹样色彩处理,往往是按表演行当和人物性格给予安排的。对比色是京剧服装用色的特点,比如:皇帝穿着的黄蟒,通常在龙纹样的色彩处理上,采用三蓝退色圈金线,或墨绿劝金线或平金圈墨线。这三种用色在人物穿着上可按行当出处理,如三蓝黄蟒,大多给老生行小生行的皇帝穿着,三灰加黑黄蟒则可以给年长的老生穿着,而平金黄蟒可给净行皇帝穿着,尤为突出的是三蓝黄蟒,黄与蓝本身是一对对比色,它在技术处理上可用金线作为对比色的调和中间色调,同时达到富丽堂皇之效果。又如红蟒的龙纹样也习惯于三蓝退色刺绣方法,这种色彩搭配显然对比色更强,冷暖对比,色调对比都较明显。但它能在其中起调和作用的还是金线。而用于其它行当的红蟒则在纹样色彩处理上也就不尽一样了,如曹操与刘备穿着同色调的红蟒,而纹样处理上则不相同,曹操穿着平金圈墨线的行龙红蟒,儿刘备则穿着三蓝圈金团龙红蟒。这样的纹样色彩搭配可以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穿着。
二. 人物的装束色彩及纹样
什么人物穿什么服装,用什么纹样?色彩又如何搭配?是京剧服装类型化的典型表现, 在京剧服装塑造人物时,有一句不成文的说法,\宁穿破,不穿错\,这正好道出京剧服装有它的定律,其中同样包括着纹样和色彩的处理。 前面曾谈及京剧服装典型化的几个特点,其中提到京剧反映帝王将相剧目偏多,这就为京剧服装在纹样、色彩处理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条件,也为京剧服装类型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试看它时如何表现的。
(一) 纹样的装饰性: 占京剧服装主体纹样的要算是龙和凤,龙凤本身又是各历史朝代帝王代表的象征,就 是说只有统治者才能占有。为此京剧舞台上,也不例外的将龙凤作为塑造帝王外部形象的装饰物。其次是花、鸟、鱼、兽,而花卉又成为京剧服装在塑造各类人物装束上的装饰纹样,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以及热爱劳动的民众对花都作过描述和赞扬,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观念,并且对各种花卉赋予它一定的内涵,表现其各自的特殊的个性,这些花卉至今常被京剧服装塑造人物使用。如:梅、兰、竹、菊、牡丹等。
京剧服装的装饰纹样,在舞台上为塑造人物时,所采用的花鸟鱼兽大都赋予它一定的造意,它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尤其是在创造形象(纹样)时,首先要根据人物和剧情需要去立意,作为京剧本身的特点,往往在处理纹样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它的表现手法多采取:\比喻与象征\、\双关寓意\等去组合装饰纹样。采取这种手法,类似文学作品中对一个人的评价一样,常用某一个人的特长来与另一个人的特长或其它事物相比拟。或是依其它事物之美来与人相比,京剧文学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明显,如表现夫妻恩爱时常用鸳鸯来作比喻;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仇恨关系时,又常以\仇深似海\; 在表现狠毒心理又常用\你比豺狼狠十分\等,而京剧服装的装饰纹样在立意时,它的表现手法要比文学更形象、更具体。 在京剧服装处理象征立意时,它的含义比较概念,如用一具体事物来表现另一个抽象概念,这种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比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红旗象征革命,青松象征坚贞、常青,梅花象征坚强、不屈,牡丹象征富贵,龙象征天子,狮虎象征勇猛、凶狠等等。 比喻与象征两者之间往往又是不可分割的,是在京剧服装装饰纹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