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问题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2018年5月2日印发,自2018年起施行。
冲击地压发生存在各种类型,并且分类方法较多,但是从防治角度来讲,应以诱发冲击地压的(C)为主,以此来进行冲击地压分类。
冲击地压区域防范属于冲击地压防治前瞻性工作,其重要作用是对后期(B)起到预防,该体系应用规划性强。
分区管理,是指根据(A)评价结果,对划定的无、弱、中、强危险区域进行监测、防治、管理上区别对待
一个矿井所采煤层中只要有(A)个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则该矿井应界定为冲击地压矿井。
防冲培训制度,(C)对相关人员至少组织一次防冲知识培训,培训可采取外派学习、专家讲座、岗前培训、安全专题教育等形式灵活开展。
矿井防冲队伍人数要求,是指矿井日常因冲击地压需要开展的监测、防治工程必须有(B)可调度并执行。
(B)是指避免因冲击地压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完善压风自救系统、人身防护、设备固定、加强支护等。
(C)冲击危险性评价可由煤矿组织开展,评价报告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综采液压支架的使用,采煤工作面支护强度的提高,冲击地压造成的井下破坏大部分由工作面转向巷道。据统计,(C)%以上的煤矿冲击地压发生在巷道中。
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B)中。
冲击地压煤层应当严格按顺序开采,不得留(B)。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孤岛煤柱前,煤矿企业应当组织专家进行防冲(C),论证结果为不能保障安全开采的,不得进行采掘作业。
开采属于具有潜在冲击危险的(A)的矿井,应对开采煤层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及冲击危险性评价,并制定防冲专项措施。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应力集中区内不得布置(A)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采掘作业。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应力集中区内采煤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C)米时,必须停止其中一个工作面。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区域与局部相结合的冲击危险性监测制度,区域监测应当覆盖(B)
下列哪种方法是区域性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 (A )
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已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是指冲击地压的( B )。
浅部冲击是指发生在煤壁( A )m范围内的冲击地压。
煤粉监测采用小直径钻头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接近或超过(A)时,判定为有冲击危险。
微震是指采动引起(C)时产生的动力现象。
冲击地压是( B )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由于变形能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钻屑法是通过在煤层中打直径42~50mm的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和有关( B )效应,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
记录钻孔时所发生的( B )效应,可更加准确地判断危险位置。
一规程三细则考试题库(最新)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