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从四个方面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四个方面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

[摘 要]教师如能时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便能使之与学生的生理心理节奏相适应,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教师可从课堂节奏的张与弛、动与静、强与弱、抑与扬四个方面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整与创设。

[关键词]课堂节奏;心理节奏;学习氛围

语文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教者能讲求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便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主学习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如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风雨、云雾一样,有其鲜明的节奏,亦如文学艺术的诗歌、小说、音乐、舞蹈一样,有其精妙的节奏艺术。教师如能时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便能使之与学生的生理心理节奏相适应,同时又能使学生生理心理节奏产生积极的效应。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课堂教学的节奏体现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其节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教学节奏的张与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

节奏。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靠自学可以懂的,课文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文字比较枯燥的,道理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腾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的讲解也要适当放慢些,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如《小英雄雨来》《太阳》等课文,属于内容较为简单、文字较为浅显的,学生靠自学可以懂的,可以快节奏教学。反之,如《白杨》一文,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不易读懂。这时,就得采用慢节奏的教法,就得对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逐句仔细分析,具体的方法如下:通过抓关键词品读、概括特点,练笔体验,让学生明白白杨的三个特点;再抓住“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一句话,从“心”入手,出示“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①指心脏;②指思想、感情等。让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条后用“心”字来扩词――心情、心思、心愿,用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理解爸爸表面上是介绍白杨,实际上是赞美具有白杨品格的人,是“借物喻人”。这样慢节奏的剖析,能帮助学生走近、走进父亲的内心,从而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不同的课文有快慢节奏之分,相同的课文不同的片段教学也有快慢节奏之分,学生既能学得轻松,又能学得透彻。 二、教学节奏的动与静

节奏的要素之一是富于变化,动与静的交替变化,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教学中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游戏;教学中的“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教学中的“动”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一文时,学习“我”与伯父“谈水浒”一段时,在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时,可趁机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电视剧《水浒传》,谈谈“我”是怎样读的,又是怎样谈的,借机让学生放松、活跃一下,又可促进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而后,再让学生静下来思考伯父笑着说的话,体会伯父表面嘲笑自己,实则批评“我”读书马虎,不加分析。如此动静交替,以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教学中,动多静少,课堂表面上热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应考虑年级特点,动静合理搭配,低年级以动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增加静的次数和延长静的时间。 三、教学节奏的强与弱

课堂教学如一曲美妙的旋律,讲究跌宕起伏,注意节奏的强弱。节奏的强弱,能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学中的强音,是教师引导学生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教学中的弱音,则是引导学生逐渐产生情感、体会情感的过程。对课文中的

具体描述,细致刻画,能充分表现文章的中心部分,应用较多的精力学习;而对一些次要的而又不可缺少的部分,则以较少的时间、力气学习。

在备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算得上是一篇长文了,在备课中,这篇文章在笔者脑海里渐渐浓缩成两幅画面:一幅是身患严重白血病的大陆青年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情景;一幅是准备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情景。这是同一时间发生在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的场景,同样是“静静地躺”,一个是生命垂危,眼神黯淡无光,一个则是为了生命的约定,在强震余波的险情下毅然决然地躺到病床上捐出骨髓。而这文中两处出现的“静静地躺”便是文章的“文眼”所在。学生倘若能循着文中出现的两处“静静地躺”入手,慢慢咀嚼出其中的深意,那么就能准确地把准文章的情脉。于是围绕着“静静地躺”,笔者设计了一个比较扎实的词语片断教学:

(1)两个年青人各是在怎样的情况躺在“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他们“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各自会想些什么呢? (3)由于想法的不同,他们“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各自又有怎样不同的神情?

(4)你能读出这两处“静静地躺”的区别吗? 通过这个片断的教学,文章的重难点便迎刃而解了,通

过细细研读,找准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问题”,对课文的处理与把握确实需要有取舍,重难点处可以“做细活”――详读细品,而其他段落则可以读代讲,每堂课能有一处或两处精彩片断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远比一堂课一讲到底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四、教学节奏的抑与扬

“抑”即压制,“扬”即往上升。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能对学生的认知、明情、悟理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教学中,对于抒情、议论性较强的文章,“扬”多于“抑”,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而对于表达心中的悲伤、愤怒之情的文章,“抑”多于“扬”,能更深切地融入文章的意境,达到与文章“融为一体”;对课文中的非重点内容,对能衬托主要内容,则应采用“抑”的方法;对文章的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部分,则应浓墨重彩、认真描画,采用“扬”的方法。

如教学《桃花心木》一课时,我们发现,文章浅显易懂,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读懂,不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文的分析、感悟上。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也积累了许多语言文字和语文知识,所缺乏的是如何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种树人一连串“奇怪”的做法,探究树的生长,种树人已经讲得很清楚,学生都能看明白,此时的教学,以“抑”

从四个方面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

从四个方面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摘要]教师如能时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便能使之与学生的生理心理节奏相适应,从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教师可从课堂节奏的张与弛、动与静、强与弱、抑与扬四个方面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整与创设。[关键词]课堂节奏;心理节奏;学习氛围语文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教者能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h4ip3jfxk6m3qp9xkwe9ersa9pruq00x7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