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且折叠得较为
名词解释:
紧密,各行其功能,
1、蛋白质的变性—
称为结构域。
—某些物理或化学因
5、蛋白质等电点—
素作用下,使蛋白质
—蛋白质以两性离
的空间构象遭到破
子状态存在时介质
坏,导致其理化性质
的PH值称为该蛋白
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丢
质的等电点,用PI
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表示。(考过的年份:
(考过的年份:2008、
2013、2012、2011、
2007
2010、2006
2、模体——在许多
氨基酸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中,可发
在某一pH条件下,
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
氨基酸所带正负电
级结构的肽段,在空
荷相等,净电荷为
间上相互接近,形成
零,此溶液的pH称
一个特殊的空间构
为该氨基酸的等电
象,被称为模体,是
点(pI)。
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
6、Tm值——Tm值
级结构。
就是DNA熔解温度,指
3、蛋白质四级结构
把DNA的双螺旋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
降解一半时的温度。不
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
同序列的DNA,Tm值不
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
同。DNA中G-C含量
相互作用,称为蛋白
越高,Tm值越高,成
质的四级结构。(考过
正比关系。(考过的年
的年份:2009、
份:2013、
4、结构域——分子
7、DNA变性——
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
DNA变性是指在某些
构常可分割成一个和
因素的作用下,维系
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
DNA双螺旋的次级键
温医成教专升本《生物化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断裂,双螺旋DNA分子被解开成单链的过程。
8、核酸分子杂交(同66)——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
9、基因组——泛指一个有生命体、病毒或细胞器的全部遗传物质;在真核生物,基因组是指一套染色体(单倍体)DNA。
10、酶原和酶原的激活——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在一定条件下,无活性的酶原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致使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的过程称酶原激活,其过程实质上是酶的活性中心暴露或形成的过程。
11、酶的活性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结构中,能与底物结合,并使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考过的年份:2012、2010
12、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使酶失活。
此种抑制作用叫不可逆抑制作用。
13、糖酵解——糖的无氧分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或缺氧情况下分解生成乳酸并生成ATP的过程,这一过程与酵母中糖生醇发酵的过程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考过的年份:2008
14、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考过的年份:2009
15、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空腹血糖浓度 :3.9~6.1mmol/L
16、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或糖原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17、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糖异生的主要场所是肝脏,反应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行。(考过的年份:2014、
18、必需脂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摄取,称为必需脂酸。(考过的年份:2011、2009
19、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考过的年份:2007、2014
20、酮体——是脂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酮体是肝内生成,肝外利用。(考过的年份:2013、2012、2011、2010、2008
21、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考过的年份:2006
22、β-氧化——脂酸氧化降解的主要途径,从烃链羧基端β-碳原子开始氧化,每次断裂2个碳原子。
23、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程。(考过的年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
24、电子传递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一定顺序排列的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考过的年份:2013、
25、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是体内生成ATP的最主要方式。(考过的年份:2011、2008、2007
26、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27、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缬、亮、异亮、苏,赖、色、苯丙、蛋氨酸。(考过的年份:2012、2010
28、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和吸收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分解作用。(考过的年份:2009、2007、2014
29、鸟氨酸循环——肝脏合成尿素的途径叫鸟氨酸循环。反应在肝细胞线粒体内,从鸟氨酸与氨基甲酰磷酸合成瓜氨酸开始,瓜氨酸转移到肝细胞液中,接受天冬氨酸提供的氨基生成精氨酸,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的同时再生成鸟氨酸而构成循环。
30、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组织中以丙酮酸作为转移的氨基受体,生成丙氨酸,以血液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以转氨基作用生成丙酮酸,可以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由血液运输到肌肉组织中,分解代谢再产生丙酮酸,后者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31、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32、甲硫氨酸循环——蛋氨酸在蛋氨酸腺苷转移酶催化下接受ATP提供的腺苷生成S-腺苷蛋氨酸(活性蛋氨酸),它可在转甲基酶作用下为体内很多合成反应提供甲基后,转变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再在其裂解酶作用下脱下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后者在其转甲基酶催化下,接受四氢叶酸携带的甲基再合成蛋氨酸,形成蛋氨酸循环。
33、关键酶——代谢途径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的,其速度及方向由其中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医专升本名词解释答案(A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