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领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领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中国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历史上能当得起三不朽的人物并不多,以过去这一千年而言,宋朝的范仲淹、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曾国藩,算是屈指可数的典范。假如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几乎可以说是明朝三百年最伟大的人物了。 王阳明小时有神童之誉,但他认为读书登第并非头等大事,只有成为圣人才是做人的头等大事。25岁那年他赴京应试未中,却只淡淡地告诉友人人皆以不及第为耻,吾独以不及第而动心为耻。说明他已经超脱了世俗的功名观念,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价值体系。

28岁中进士后,王阳明步入仕途,并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33岁时担任兵部主事(大约相当于今日国防部的一个司长)。两年后新皇帝武宗即位,重用宦官刘谨,把戴铣等21人送进大牢。王阳明上疏声援戴铣,却惨被廷仗四十,打得皮开肉绽,再被贬到贵州龙场当驿丞(招待站站长),手下仅有管理员1人,马23匹。1508年春三月,历经九死一生的王阳明到达龙场。当时的龙场万山丛棘,蛇兽出没,瘴疠相侵,苗彝杂居,连个住处也没有,只好在龙岗山腰的东洞就石穴居之,并题写阳明小洞天于洞口,这便是阳明洞的由来。 在经常绝粮断炊的困窘中,阳明恬淡自适,潜心研究易经,得悟格物致知之理,并提出知行合一说和朱熹的知先行后说相抗衡,而且在明末传到日本,形成了德川时期十分流行的阳明学,对后来的明治维新有很大影响。我们在阳明洞口看到光绪年间四个来访日本人的题字,

1

表达了他们对王阳明的敬仰。

但中国人对知行合一反而不那么重视,而且有不少误解。例如孙中山,为了革命的需要,还专门写了一本小书《知难行易》来加以批驳。由于中文一字多用,要辨清所谓知先行后、行而后知、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等论题,必须要先从知、行和上下文的关系来判定文意,才能进一步讨论,否则许多争议都是牛头不对马嘴。例如孙中山《知难行易》中的知指的是知识系统,和一般人知易行难所指的听到了的知明显不同。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知与行的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第1页第2页第3页

3

领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领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中国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历史上能当得起三不朽的人物并不多,以过去这一千年而言,宋朝的范仲淹、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曾国藩,算是屈指可数的典范。假如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几乎可以说是明朝三百年最伟大的人物了。王阳明小时有神童之誉,但他认为读书登第并非头等大事,只有成为圣人才是做人的头等大事。25岁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gydr84bhq2p7v43zg0p6rgfk15t3500hb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