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B. 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C. 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 以重油为原料裂解得到各种轻质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植物油含有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A项正确;
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
C.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 D.以重油为原料裂化得到各种轻质油,而不是裂解,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要特别注意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如汽油等)的产量;而裂解是深度的裂化,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2.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对应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21
A. 3s3p
22
B. 3s3p
23
C. 3s3p
24
D. 3s3p
【答案】C 【解析】
四个选项中C属于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最大。
1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2+
B. 在SiH4、NH4和[Cu(NH3)4]中都存在配位键 3
C. 丙烯(CH3—CH=CH2)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杂化
D. 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 【答案】A 【解析】 【分析】
A.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这种规律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根据元素的位置情况来判断;
B.在物质或离子中中心原子含有空轨道,和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能形成配位键,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根据杂化轨道数判断杂化类型,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据此判断杂质类型; D.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CH4键角为109°28ˊ,P4键角为60°。
【详解】A.对角线规则为:沿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铍和铝位置关系符合对角线规则,物质的性质相似,A正确;
B.NH4+含有配位键,铜原子提供空轨道,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u(NH3)4]2+中存在配位键,而SiH4中无配位键,B错误;
C.丙烯(CH3—CH=CH2)分子中甲基C原子采用sp3杂化,含有碳碳双键的两个C原子采取sp2杂化,C错误; D.CH4分子中中心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为4,为四面体结构,4个共价键完全相同,为正四面体且键与键P4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之间夹角为109°28′,四个P原子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键与键之间夹角为60°,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角线规则、配位键、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键角等知识,掌握原子结构理论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H3—CH===CH—CH3和CH2===CH2为同系物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是同分异构体 ④CH2Cl2有两种结构
⑤标准状况下,11.2 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A. ①②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CH3-CH=CH2和CH2=CH2通式相同,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正确; ②CH≡CH和C6H6的最简式相同(CH),所以含碳量相同,故正确;
③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碳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不正确; ④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因此CH2Cl2只有一种结构,故不正确;
⑤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11.2 L的己烷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不正确; ⑥C5H12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故正确。 答案选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氨分子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是因为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B. 杂化轨道全部参加形成化学键
C. PCl5分子中P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 在
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C原子 B. ③④⑤
C. ③④⑥
D. ③⑤⑥
3
【答案】A 【解析】
3
【详解】A项、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数为1,杂化轨道为sp杂化,孤对电子对
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N-H之间的键角小于109°28′,所以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甲烷分子中
3
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数为0,杂化轨道为sp杂化,碳原子连接4个相同的原子,C-H之
间的键角相等为109°28′,故CH4为正四面体构型,故A正确;
B项、杂化轨道可以部分参加形成化学键,例如氨分子中氮原子杂化轨道为sp3杂化,形成了4个sp3杂化轨道,但是只有3个参与形成化学键,故B错误;
C项、在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化合价|,PCl5中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5+5=10,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1|=8,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项、
分子中,带*号碳原子所连的四个取代基分别是羟基、甲基、氢原子和羧基,该
碳原子具有手性,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C原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6.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实验操作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 现象 溶液变蓝 橙色溶液变B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 为绿色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C 液,水浴加热 产生红色沉D 将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淀(Cu2O) 未出现银镜 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性糖 乙醇具有还原性 结论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4
A. 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还存在淀粉,淀粉可能部分水解,不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故A错误;
B.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绿色的Cr3+,故B正确;
C.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葡萄糖与银氨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
D.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表现了葡萄糖还原性,故D错误; 答案选B。
B. B
C. C
D. D
7.某有机物A的结构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A能跟2 mol NaOH溶液反应 B. 能发生加聚反应
C. 不能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 D. A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B 【解析】
的5
【详解】A. 有机物A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只有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则1molA最多能与1molNaOH反应,A项错误;
B. 分子内含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B项正确; C. 分子内含羧基和羟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C项错误;
D.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都是共面的分子,但是甲烷分子是四面体分子,有机物A分子中来自苯、乙烯等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