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
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3第2课时(第32页),自主练习6-14题,新课堂第25页(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感知单位“1”已知和未知的解题方法的不同。
4.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弄清题意,会用线段图的方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提出问题,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你知道解题步骤吗?
学生:读题、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读题 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找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决问题 用方程解决问题
2.承上启下,揭示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能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探索有关于分数除法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分数除法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教师出示教材32页第2个红点例题。 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的
3。第一小组有多少人? 4提出要求: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第一小组:多少人?
第二小组:6人,是第一小组的
3 42.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完善课题。
教师提出要求: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你理解的题意。
需要提示:题目中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是两个独立的数量,需要画出两条线段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板书:两个量的关系)
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线段图,交流解题思路。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说说你画的线段图所表示的题意,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预设:学生画的线段图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用2条线段表示2个量的关系,如下图: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的线段图,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题意,并说出解题思路。
二是用一条线段表示2个量的关系,如下图:
预设:会有极少部分学生会用一个线段图表示题意,教师先不要急于否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后,如果解题思路正确,给与肯定,对于线段图和2条线段图比较后再做点评,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出2个独立的量用两条线段表示的必要性。
4.根据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过渡语:观察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学生:第一组的
3是第二组的人数(6人)。 4
教师随机板书:
教师多找几名学生说出此题的等量关系,正确的给与肯定,不合理的给与纠正。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提出要求,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要求:根据等量关系,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解题,教师巡视,对于学困生给与指导。 2.汇报交流、质疑评价。 (1)用方程解决问题 预设方法一: 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第一小组的人数为x人。
3x=6 43 4 x=6÷ x=8 答:第一小组有8人。
针对学生的方程,教师提出要求: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式计算的? (2)用算术法解决问题 预设方法二: 算式法:
36÷=8人
4答:第一小组有8人。
教师提出质疑: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3是6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就是求单位“1”433这个总量的。这个6人是总量的,这个6人是“单位1”和的乘积,求单位
4431要用6除以。
4预设:因为已知第一组的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都要给与肯定。 3.检验结果,培养习惯。
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此题,既可以用算术法,也可以列方程解决,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学生:可以把结果带入题目中检验;可以用这两种方法的结果互相检验。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1.对比两种解法,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教师提出要求:此题用了方程和算式方法,比较它们,你喜欢哪种方法? 预设:一些学生会喜欢算术方法,理由是书写简洁;
一些学生会喜欢方程方法,根据题找出等量关系后,列方程解决便于理解。 教师小结:虽然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解答步骤多一些,但思维过程简单,便于解答稍复杂的数学问题。
2.对于信息窗3红点1和红点2两个问题,找出异同。 (1)教师出示红点1的数学问题: 导语:我们回顾红点1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红点1、2的问题:
第一布艺兴趣小组做了8个蝴蝶结,完成了本组计划的
多少个蝴蝶结?
2;第一小组计划做了5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的
3。第一小组有多少人? 4教师提出数学问题:比较第一个问题和第个二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