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
**医院检验科细菌室
2008年3月
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收集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3.在感染的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前或伤口局部治疗前收集样本。 4.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样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5.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6.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样本,尽量不要以棉花拭子收集样本。
7.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为保持微生物活性,棉拭子等标本宜放入恰当的运送培养基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存放一般不能超过24h。
8.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
细菌室对微生物标本拒收的标准与处理方法
拒收标准 处理方式 申请单注明的标本种类与送检标本不符 与原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要求审核并重送符合要求的标本。 申请单上填写项目不全或与标本的标签与原送检部门联系,要求补充完整申请单或重贴标签或重送标本。 不符或容器上未贴标签 检验单上未注明样本来源和培养项目或查询申请医师,补足标本信息。 仅注明身体部位者(如胸、腿) 仅有申请单而无标本或无菌容器内无标与原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要求重送标本 本 标本外漏及明显受污染(如开塞) 标本收集不符合采集要求 样本混入消毒液 或防腐剂 送检延误,超过要求送检时限 标本量过少或已明显干燥 与原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建议重送标本。 退回申请单,及时通知临床,告知正确收集方法,要求重送标本 退回申请单,及时通知临床,建议重送标本。 与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要求重送标本。 与原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要求重送标本。 申请项目不适合如血液培养同时要求涂联系申请医师,建议删去请求革兰染色项目 片革兰染色,肛门或直肠标本要求做革兰染色检查淋球菌。 送检容器不当或破损渗漏 与原送检部门联系,退回申请单,要求重送标本。 穿刺液标本严重凝固,无菌部位标本(如退回申请单,并注明标本不当,要求重送标本。 脑脊液、脓、穿刺液、尿液等)为非无菌管采集。 一支拭子同时做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询问医师并补送标本,如不能补送,则按医师要求优先次序处理 真菌培养 同一天同一病人重复送多次同一检测目一般只检查一次即可,可与临床医生进行协商。 的的相同样本(血液标本除外) 各类标本储存的环境
储存环境 4℃冰箱 标本来源 痰、尿液、粪便、活检组织、气管冲洗物、导尿管、心包积液、脓和伤口分泌物等 室温(25℃) 脑脊液、泌尿生殖道、眼、耳、鼻、喉、血液培养、血管导管尖、体液 、厌氧菌培养标本 细菌室项目检验周期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标本送 达时限 2小时 2小时 标本接收 至进行检 验时间 1小时 2小时 标本接收至标本检验的周期(标本出报告时间 接收至报告送达时间) 24小时 2天 1 2 肥达氏反应 抗O、类风湿因子(RF)定性 普通细菌培养+药敏(包括尿、10点以前送检当天下午 10点以后送检第二天下午 3 痰、脑脊液、分泌物、粪便、咽拭子等) 1小时 1小时 3天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尿普通培养+L型或尿L型培养 血培养 霍乱弧菌培养 淋球菌培养 真菌培养 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 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 淋球菌涂片革兰氏染色法 涂片找抗酸杆菌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2小时 立即 立即 30分钟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30分钟 30分钟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1小时 阳性结果3天以上,阴性结果7天 阳性结果3天以上,阴性结果7天 12小时内初步报告 3天 3天后 2天后 4-6天 5小时 5小时 5小时 当天下午 当天下午 当天下午 注:1.淋球菌涂片革兰氏染色、涂片找抗酸杆菌、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只做病房标本并且周六下午、周日不做,门诊标本请送到门诊化验室检验。
2.细菌室正常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其他时间(包括中午、夜班、周六下午、周日)常规培养请与病房值班人员联系。抗O、类风湿因子(RF)定性、支原体(包括解脲、人型、肺炎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查周六下午、周日休息停做,肥大氏反应周六、周日不做。 3.空气培养周六、周日不做,需要培养的请周一至周五送检。
血培养采集操作规程
1
概述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血液和骨髓的细菌学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菌血症按病程可分为一过性菌血症、间歇性菌血症、持续性菌血症。菌血症患者多数为间歇性菌血症,病原菌周期性出现在血液中,随之为无细菌时期。不管临床症状经历的严重程度,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相当低,据此要求临床多次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培养,但24h内一般不超过3次。血培养常见菌: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绿脓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念珠菌属等。菌血症是临床医学急症,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 2 物品准备与检验申请
2.1. 领取专用血培养瓶。请拿检验申请单到病房二楼细菌室登记领取。细菌室周一到周六上午正常上班。其他时间如中午、夜班、节假日请到生化室联系。普通血培养领取普通双相血培养瓶(绿色帽),全自动血培养领取:成人血培养领成人瓶(灰色帽),儿童血培养领儿童瓶(粉红色帽)。
2.2. 填写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楚,填写完整。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送检目的、申请医生及送检时间。 3 采集指征
一般患者出现以下一种体征时可作为采血的重要指征:发热(≥38℃) 或低温(≤36℃) ,寒战,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 0×109/ L ,特别有“核左移”时) ,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 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而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培养。新生儿可疑菌血症,应该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及时做血培养。 4 采集方法
4.1 操作流程: 打开血培养瓶塑料盖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擦干表面残余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血液从橡皮塞处注入血培养瓶内→用75%酒精重新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盖好塑料盖→立即送检。(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专用培养瓶注入血液后不需再消毒瓶塞,也不用再盖塑料盖,直接送检)
4.2 严格执行规范的皮肤消毒法,推荐用三步法:(1)用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2)用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涂擦穿刺皮肤2遍,待干燥。(3)75%酒精脱碘:用75%酒精由内向外方向涂抹去碘酒液 ,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4.3 采血量
成人采血量是8~10 ml ,儿童1~3 ml 。
4.4 操作注意事项:(1)从静脉采血,不建议从动脉采血,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戴乳胶手套固定静脉,但不可接触穿刺点。(2)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应换针头) 直接注入消毒后的血培养瓶。(3)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4)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丛污染的可能。除非无法作静脉穿刺取血,否则不应从留置导管内取血。(5)如血培养是通过静脉植入管采集的,不用弃去起始部分的血液,应同时自外周静脉采集血液进行血培养,以协助判读血培养阳性结果。(6)抽血前应将标签贴于血培养瓶颈上,标签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采血时间、采血部位。注意不要把标签贴在培养瓶条形码上,否则仪器无法识别。
4.5 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以发热高峰前1h内或病人寒战和发热开始时采集为宜。在30-60分钟内或同时于不同部位采集2~3 份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 ;除非怀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静脉内感染如导管相关性感染时,才可分开时段采集。24h内采血一般不超过3次。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5天内,不需要再重复采取血培养,因为进行治疗后的2-5天血液中的感染细菌不会马上消失。
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的建议: (1) 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急性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细菌性肺炎、肾盂肾炎发热患者,应在不同部位(如两臂)采集2~3 份血标本(应在抗生素治疗前完成)。(2)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第1天内相隔1h在不同部位连续采集2~3 份血标本,当培养24~48h后若为阴性,应再采集2-3份血培养。(3)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改变血培养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4)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病例,在抗生素治疗或改变前1~2h内从不同部位采集3份血标本;亚急性病例,第1天24h内相隔1h连续采集3次血标本,若24~48h全部阴性,再采集2~3次血标本;若已经抗生素治疗患者,连续3天,每天取2次血标本。
婴幼儿血培养采集要求:(1)采血量不能超过全血量的1%。(2)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规做厌氧瓶。 5 标本运送和验收
5.1 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5.2 血培养瓶验收: (1) 检查培养瓶是否有渗漏、破裂或明显污染。(2)检查瓶子上的标签与申请单是否相符。(3)检查血液标本是否适量,血液是否凝固。
5.3 不合格血培养标本的处理: (1)拒收培养瓶:血培养瓶标识与化验申请单不符,培养瓶破裂或明显污染,血液凝固的培养瓶。处理方法:立即与临床医师联系,报告拒收的具体理由。(2)补做培养瓶:血标本采集后放置12h以上(手工法除外),用不适当类型的培养瓶收集标本,用过期的培养瓶收集标本,采血量不足等。处理方法:立即与临床医师联系,报告标本不合格的具体理由,建议补做血培养。
附 细菌室杂项采样须知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定性检测、肥达氏反应试验:均抽血3ml,置于普通试管(红色帽)中送检。ASO与RF定性可与其他实验室共用标本。
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及薄膜试验可与常规培养共用一份标本(拭子标本需单独取一份)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