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
1、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实验目的 探究钠能否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实验过程 将一小块钠放入无水乙醇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稀溶液,观察沉淀析出先后顺序 将硝酸亚铁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2S2O3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5 mL 0.1 mol·L-1硫酸,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解析:选D。将金属钠放入无水乙醇中,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可以探究钠能否置换出醇中的氢,但不能探究置换出的氢是否为羟基中的氢,A项不符合题意;AgCl、Ag2CrO4组成不同,Ksp(AgCl)=c(Ag+)·c(Cl-)、Ksp(Ag2CrO4)
2-
=c2(Ag+)·c(CrO4),不能根据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直接判断Ksp大小,B项不2+符合题意;将硝酸亚铁样品溶于稀硫酸,由于酸性条件下NO-3能将Fe氧化为
B 比较 Ksp(Ag2CrO4)和Ksp(AgCl)的大小 C 检验硝酸亚铁是否发生变质 Fe3+,故不能检验硝酸亚铁是否发生变质,C项不符合题意;Na2S2O3和稀硫酸反应,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Na2S2O3的浓度,可以通过测定出现浑浊的时间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
2、(2024合川一中练习)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操作 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B C 焰色反应 充分浸透了Na2SiO3饱和溶液现象 溶液出现红色 火焰呈黄色 小木条不解释或结论 铝热剂中一定含有氧化铁 溶液中一定含有Na+ Na2SiO3可用作木材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向NaI溶液中滴加30%过氧化D 氢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淀粉溶液 燃烧 火剂 溶液变蓝色 氧化性:H2O2>I2 解析:选C。可能含四氧化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再滴加KSCN溶液,也会出现溶液变红现象,故A错误;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玻璃棒含钠元素,则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a+,应选用铂丝或无锈的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故B错误;Na2SiO3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现象可知,Na2SiO3可用作木材防火剂,故C正确;稀硝酸也能将I-氧化为I2,无法证明是H2O2将I
-
氧化,即不能说明氧化性:H2O2>I2,故D错误。
3、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 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A项错误;海带灰浸泡液通过过滤可得海带灰和滤液,B项正确;浓HCl与MnO2反应制备Cl2时需要加热,C项错误;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应用碱液吸收,D项错误。 [答案] B
4、(2024·南充市适应性考试)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NH3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D.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解析] 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A项错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加热时液体沸腾溅出伤人,B项正确。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主要依据是溶液的pH变化,指示剂借助溶液颜色的改变来粗略指示溶液的pH,而pH计是一种精确测量溶液pH的仪器,所以可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用来判断滴定终点,C项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分液时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流出,D项错误。 [答案] B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是乙酸乙酯,该物质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未反应的乙醇和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