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仁”之溯源综述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仁”之溯源综述

北京军医学院政教室 马文彬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涉及到仁,但大凡提到仁,人们往往会把仁与孔子联系在一起,这也难怪,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影响了其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其实,“仁”作为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观念,其产生远远早于孔子所处时代,那么,究竟“仁”观念最初由何而来?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远非一两句话能讲得清,个中原因自然是文字出现前的人类的思想、情感、语言,是难以具体论述的,因此学者们依据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对“仁”这一思想、语言、情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本文正是本人对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该问题研究的综合。

一、关于“仁”字的由来

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说解,仁有三种解释:(1)仁,亲也。从人二。(2)仁,从千心作,即。(3)古文仁或从尸,即

。学者们考证“仁”字的来历多是以此为引用来探求“仁”字初型的。

(一)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仁”字起源于古代的礼仪。

刘文英认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解“仁”之读音为“人”,并由“相人偶”而来,就把“仁”的音义同“相人偶”的礼仪联系在一起了,而“仁”字结构中的“二”字,并不是一二三四之“二”,而是古文字中常见的“重文”符号,即“仁”字是由两个“人”字所组成。很显然,这两个“人”字既不能“二人相背”也不能“二人相随”,只能是面对面地互相观顾,由于甲骨文、金文“人”均作侧身直立之形,并且手臂下垂,把这样两个人并合起来,“仁”之作为“相人偶”的象形就一目了然了。而

更古老,“尸”字原来也是一个侧立的人型,只是向下屈腿,至于

中的“二字”仍是一个“重文”符号,如果把两个侧身屈腿的“人”(尸)面对面并合起来,实际上还是“相人偶”的象形。

谢阳举则认为,许慎《说文》中

的“尸”是通向寻求仁之本源的钥匙。他认为,古代“五礼”或“六礼”的说法,都含有古礼中最重要的两种礼——丧祭二礼。在丧礼中,为了示孝,要为死去的人设木制的“重”或“主”以代表其灵位凭依,供人们悼念。在以后按期的祭祀中,象牌位性质的“重”或“主”就由设“尸”来代替。设“尸”即以活着的死人的后代来扮成鬼神象征性的代表祖先目的是感格祖先来享受祭品。“尸”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仁”,即春秋前见于甲文中的“仁”字的对象化表字,它由丧祭礼中的

“祖”、“主”发展而来。故“从尸”是“仁”的原始正字,而“从人二”的人相耦爱之内涵的“仁”不是仁的本源。

(二)从字形变化寻求“仁”的初型。

台湾学者刘翔认为,如果认为“仁”字构形中的两短横是合文符,那么仁字就应该是“人人”的合文,其语义就势必会与构形如两人相随从的“从”字发生抵牾。因此,仁字所从“=”符,是仁字构形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讹变形体,此讹变形体所从之“=”符,是该字形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不是重文符,也不是合文符。从探求“仁”字形变化之迹入手,刘翔认为见于战国玺印文的从心从身的

,与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从心从千的

诸形,实皆仁字,此为古文字中典型的同字异构现象。分析仁字异构的产生,从心从千的构形,当是从心从身之构形的讹变。致讹原因,乃因身、千形近,且古音同在真部。至于

之构形,则当由

字省变而来。由此,仁字较早的构形为

,讹变为

,省变为“仁”。仁字造文从心从身,身亦声,会意兼形声。

庞朴认为,

之“仁”字之“二”,很大可能只是一种装饰性的符号,即古文字学上所谓的羡划或饰笔,此“仁”字当在郭店楚简中从身心之“仁”字之前。

之“仁”字的出现是因为当时在心性研究上呈现出空前的规模和深度,孔子所提倡的尸(夷)风尸(夷)的仁,此时已不能再停留在单从九夷源头来追溯的老调上了,而更需要着眼于挖掘它的形而上学身价,发现其人情人性的本质。于是子思学派甩掉了早先那个从尸的“仁”字,另外造出一个崭新的反映时代要求的从身从心之“仁”字来,而“身”符有时被简化,有点像是“千”字,故“仁”大概从身心便被误会成从

了。这些意味着仁德并非某个氏族(尸方或人方)所专有,也不是从哪儿借鉴和复制而来的,仁者人也,它本是人类(凡有“心”者)所特有和所必修的美德,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天命之性。这是使儒家学说迈入新阶段的集中表现。

白奚认为,

仁字是由

演化而来,这是由于千心字的上半部的“千”字本来就是人的身体的象形,与古文“身”字的字型很相近,当是“身”字的省变。此为古文字中典型的同字异构现象。但是他认为,如果再就此认为“尸”是

的省变则未免过于勉强。因为“仁”字在先秦时期有着南北两条线索。南方的“仁”字以郭店楚简为代表,写作

,又简化作

;北方的“仁”字则以中山王鼎铭文的

为代表,并出现了《说文》古文

的变形。据战国中山国墓葬的“发掘简报”公布,出土“中山王鼎”的古墓下葬时间约在公元前310年左右;据考古学家们的推定,郭店楚墓竹简的入葬年代约为公元前300年上下,与中山王鼎的年代正相吻合。这些实物证据确凿地表明,战国时代有南北两种构形的“仁”字在不同地域并行流传,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交叉的演变关系。秦统一之后通行的小篆“仁”字,以及相同写法的大篆“仁”字显然是北方的

“仁”之溯源综述1

“仁”之溯源综述北京军医学院政教室马文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涉及到仁,但大凡提到仁,人们往往会把仁与孔子联系在一起,这也难怪,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影响了其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其实,“仁”作为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观念,其产生远远早于孔子所处时代,那么,究竟“仁”观念最初由何而来?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远非一两句话能讲得清,个中原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gqdc7orpo1symv1jox557eja0pqs3006p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