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奉贤区高三历史检测卷
2024.4.
考生注意:
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75分) 一、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以下关于《吉尔伽美什》的文字中,属于评价的是 A.该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后期 B.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国的国王
C.描写了半神半人国王的曲折冒险经历 D.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著名的英雄史诗 2.《全球通史》认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当指罗马法
A.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崇尚自由平等思想 D.服务社会现实发展需要
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个千年帝国依然屹立于欧亚非三洲之间。该帝国是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
4.某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该教育机构最有可能是
A.雅典学园 B.中世纪大学 C.西汉太学 D.京师同文馆
5. “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种“独立性”源于
A.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有限王权 B.国王的庇护和封建贵族的默许
C.城市的自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D.没有民族国家和二元政治结构 6.“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当发生在 A.伯里克利时代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7.这是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基于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于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尚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8.“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该先秦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
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9.杨向奎认为:“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公对孔儒而言,其精神遗产的核心是 A.“重文轻武”与“德行天下”的治国方略 B.“贵贱有序”与“和而不同”的统治理念 C.“彬彬有礼”与“诚信相处”的人际关系 D.“壁垒森严”与“彼此隔绝”的等级观念
10.“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期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11.刘知幾认为,历史学家要善于“辨疑”、“考伪”,“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刘知幾在此主要探讨的是
A.史德 B.史实 C.史识 D.史才
12.王安石描写北宋对外贸易盛况的诗句“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明朝规定市舶司“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对此,明人王圻说:“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自宋至明,市舶司职责的变化是
A.从促进“内陆边贸”的互市榷场变为促进“厚往薄来”的官方机构
B.从获取“市舶之利”的关税机构变为达到“四夷宾服”的监督机构
C.从收取“互市关税”的民间会所变为实施“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