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
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KMnO4 B.CO2 【答案】C
【解析】氧化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称为金属氧化物,又叫碱性氧化物,另一种若为非金属元素,则称之为非金属氧化物。故选C。 2.下列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C.CaO D.HCl
【答案】C
【解析】A项是圆底烧瓶;B是试管;C项是容量瓶;D属是烧杯。故选C。 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A项为吸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项为放热反应,Al、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项为吸热反应,且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项为放热反应,C、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
反应,故D不选。
高温
4.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l4+2Mg=====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TiCl4是还原剂 B.Mg被氧化 C.TiCl4发生氧化反应 D.Mg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题给反应中,TiCl4是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2Mg被氧化,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故选B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A.苯酚:石炭酸 B.
: 3﹣甲基1-戊烯
C. 【答案】C
: 2﹣甲基﹣1﹣丙醇 D. :1,3﹣二溴丙烷
【解析】题中B、C、D都为烃的衍生物,命名时注意主链的选取和编号,官能团的位置和个数以及取代基的位置和种类,A为苯的同系物,命名时注意序号之和最小,以此解答该题.A.苯酚的酸性很弱,俗名称为石炭酸,故A正确;B.为3﹣甲基﹣1﹣戊烯,故B正确;C.主链错误,应为2﹣丁醇,故C错误;D.Br在1、3位置,为1,3﹣二溴丙烷,故D正确.故选C。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KF的电子式:K
+
··
-··[·F] ···
C.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D.氯化钙的分子式:CaCl2 【答案】B
【解析】C项,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错误;D项,氯化钙是离子化合物,没有分子式只有化学式,错误。故选B。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与D2互为同素异形体
B.符合CnH2n+2且n不同的烃一定属于同系物 C.CH2Cl2有2种同分异构体
D.碳元素有多种核素,其中l3C可用于考古断代 【答案】B
【解析】A. H2与D2的结构相同,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 符合CnH2n+2且n不同的烃都属于烷烃,一定属于同系物,故B正确;C.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4个H均为相邻位置,则CH2Cl2有1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 碳元素有多种核素,其中l4C可用于考古断代,故D错误;故选B。
8.鉴定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中含有Fe2+、NH4+、SO42-离子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通入适量Cl2,再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观察现象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A
【解析】A项,先加KSCN,无现象,再通入Cl2,变血红,证明有Fe2的存在,错误;B项,生成白色沉淀Fe(OH)2,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证明Fe2的存在,正确;C项,加热产生气体,此气体是NH3,属于碱性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D项,有沉淀生成,此沉淀是BaSO4,证明SO42-的存在,正确。 9.下列实验现象中,由于发生取代反应而引起的是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B.苯滴加到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D.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后,瓶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 【答案】D
【解析】A项,发生的是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错误;B项,利用的溴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是萃取,错误;C项,发生的是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错误;D项,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选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中H、O原子个数比一定为2∶1
B.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D.石油经过常压、减压分馏、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制得纯净物 【答案】D
【解析】糖类化合物中H、O原子个数比不一定为2∶1,A不正确;煤制煤气主要是C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CO与H2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不正确;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氯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正确;D项,石油炼制过程中,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这些馏分都是混合物,错误;故选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元素分析仪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具有快速、微量、精确等特点 B.根据1H核磁共振谱图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C.用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 D.通过红外光谱可以测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D
【解析】A.元素分析仪可同时对有机物中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其特点是样品量小,速度快,故A正确;B.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的数目等于有机物分子中H原子种类,H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对应峰的面积之比,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故B正确;C.卤化铜灼烧时为绿色,则铜丝灼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故C正确;D.红外光谱可测定有机物的共价键以及官能团,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D错误;故选D。
1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
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答案】C
【解析】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项正确;根据A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项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C项错误故选C。 13.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A.BaCO3溶于盐酸:BaCO3+2H+=Ba2++CO2↑+H2O B.FeCl3溶液腐蚀铜板:2Fe3++Cu=2Fe2++Cu2+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D.醋酸钠水解:CH3COO?+H2O【答案】C
+CO2+H2O=2CH3COOH+OH?
+CO32—
【解析】A项、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钡为难溶性盐,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故A正确;B项、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B正确;C项、苯酚的酸性
比碳酸弱,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
+H2O→+HCO3—,故C错误;D项、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
CH3COOH+OH?,故D正确;故选C。
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
14.聚乳酸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下列有关聚乳酸的说法正确是
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
B.聚乳酸的单体是CH3CH(OH)COOH,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C.聚乳酸是由单体之间通过加聚而合成的 D.聚乳酸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答案】D
【解析】A因高分子化合物中的n值不同,故其为混合物,故A错误;B由聚乳酸的结构可知,其单体为:
,该物质是乳酸羟基和羧基脱水的产物,属于缩聚反应,故B错误;C
由聚乳酸的结构可知,该物质是乳酸羟基和羧基脱水的产物,属于缩聚反应,故C错误;D聚乳酸中存在n个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 15.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丹参素苯环上最多能与3mol Br2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