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
【案例背景】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笔者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对问题模型进行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体验优化的前提和过程,突出学习重点。
【案例描述】 片段一:
1、创设情境,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1)理解题意,设疑铺垫
师(课件出示“妈妈的提示语”):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追问:“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中“只能”是什么意思? 生2:锅里最多只能烙两张饼。 课件归纳学生反馈信息
师提出问题:上课前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教室里的人数,咱们班级的同学加在座的听课老师总共有33人,现在给每个人都烙一张饼,我想大家都有点饿了,该怎么样烙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快地吃上饼呢,需要多少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
师:同学们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到底该如何烙这33张饼才可以做到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每个人尽快吃上饼?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烙。
2、操作感知,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师:假如烙一张饼该怎么烙,需要多少时间?利用你手中的圆片模拟烙一烙。
生1(边演示边回答):先烙饼1的正面,再烙饼1的反面,总共烙两次,需要6分钟。(板书:1张 6分钟)
师:妈妈说烙1张饼多简单,如果现在烙两张饼该怎么烙,需要多少时间?
生2(边演示边回答):两张饼一起烙,先烙饼1、饼2的正面,三分钟后,再烙饼1、饼2的反面,烙了两次,总共6分钟。(板书:2张 6分钟)
师:为什么烙1张饼和2张饼的时间是相同的? 生3:烙2张饼的时候,2张饼是一起放在锅里烙的。
师:就如这位同学说的,烙2张饼时,锅里同时烙2张饼,需要烙2次,因此烙2张饼的时间跟烙1张饼的时间相同,都是6分钟。(板书:同时烙。)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据“3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从一个相对较大的数“33”开始烙饼,再从数量少的出发,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用化繁为简的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这仅是第一步,第二步则需对烙1张饼和2张饼的问题进行求解,操作的活动为后续探讨3张烙饼的方法奠定基础。) 片段二:
1、合作交流,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及时间。 师:看,小丽进来了,她说了什么?(学生读题) 师:现在妈妈需要烙几张饼? 生:3张。
师:妈妈该怎样烙才能让三个人尽快吃到饼?请同学们自己先独立思考下,再与搭档合作,拿出三张圆片模拟烙饼烙一烙。(教师巡视)
学生反馈结果。
生1:我用9分钟烙好了3张饼。 生2:我用了12分钟。
师:用了12分钟的派一个代表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烙的。
生3演示如下图: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生4演示如下图: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饼1 正 反 饼2 正 反 饼3 正 反 饼1 正 反 饼2 正 反 饼3 正 反 师:确实是一个办法,我们再听听烙了9分钟的同学们的意见。
师:这些烙法中,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9分钟)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像这样三个饼的正反面交替着烙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交替烙饼法(板书)。
全班演示交替烙饼法。
师:都是烙三张饼,为什么用交替烙饼法最省时间? 生5:每次烙的时候锅里都有2张饼。 师:谁听明白了?
生6:第一种方法中,先烙好了饼1和饼2 ,最后剩下饼3一张在锅里。而第二种方法中,锅里都是占满的。
师:我们在保证每次锅里同时都有两张饼,不让这口锅空下来,就可以做到省时,同时也能做到合理利用资源。
课件再次展示交替烙饼法。
小结:刚才我们对3个饼的烙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三个饼的正反面交替着烙,保证锅里同时有两张饼就可以得出一种最省时间的烙法,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优化的思考方法,大家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再归纳下烙2张饼和3张饼的最佳方法(课件展示表格)。
拓展延伸:4张、5张、6张、7张饼如何烙最省时间,需要多少时间?
(设计意图:小学生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在探讨烙3张饼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自己动手烙一烙,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既调动气氛,同时
又能借助烙圆片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片段三:
讨论6张饼的烙法。
师:6张饼该怎么烙用时最短呢?
生1:两张两张地烙,烙6次,需要18分钟。
生2:把6张分成3张和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6次,需要18分钟。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行,并且用时都是最短的。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
师: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小组合作烙一烙。(学生小组合作) 师:现在请你们再用另一种方法烙一烙。(学生小组合作) 师: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3:两张两张烙,因为这样烙比较方便,如果三张三张烙容易弄混了。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同学们可以在操作中感受到两种方法的优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片段四:
1、运用练习,巩固新知
现在能给在座的33人快速烙好饼了么?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上台演示
生1、生2担任厨师,生3、生4和生5扮演客人。演示如下图: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生3 生1上菜 生1上菜 生4 生2上菜 生2上菜 生5 生2上菜 生1上菜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在此环节我结合教材练习,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的数学知识需应
用于现实生活中,在学生扮演展示的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案例分析】
1、循序渐进,活学活用
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素材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围绕现实生活中“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首先,学生独立提取数学信息:每次最多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的时间都是3分钟。初步猜测烙33张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继而化繁而简,从烙1张饼和2张饼出发。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烙3张饼最优解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反馈——优化的学习方法,探索出3张饼的最佳烙法。在探索4张~10张饼的烙法时,学生已经积累了烙3张饼的活动经验和表象,通过上述梯度学习,学生有效地感知到饼数与烙饼所需最短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予以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建立“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到此学生可以利用规律解决烙33张饼所需的最短时间这个问题。最后通过练习环节的演示,巩固本节课的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
2、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行统一。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烙饼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学生便要从“烙饼”这一常见事例中经历烙饼最佳烙法的产生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如何让学生将知识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也就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受、自我探索。因此在本节课设置了多次操作环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调用各种感官全面搜集信息,这是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其他教学媒介无法比拟的。
如:(1)引导学生操作“如果烙2张饼,怎么烙可以最省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做到边演示边讲解,初步体验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张。(2)烙3张饼是突破口,通过个别同学的展示,其他同学对比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分析发现烙3张饼时间不同的原因,加深学生对问题模型的认识:保证锅里空间不闲置。然后全班再次演示交替烙饼法。(3)小组在演示书本“114页做一做第1题”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实际演示上菜的过程,真正落实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策略优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的思维方式,因此不同的学生解决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方法。在初步探索烙3张饼的方法中,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不同的烙饼方法,烙四次或者三次,通过同一问题情境的不同策略的对比,引发学生反思“这些烙法中,你喜欢哪种,为什么?”从而凸显交替烙饼法的优,体现策略优化。再如“烙6张饼该怎么烙?”生1:“两张两张地烙,烙6次,需要18分钟。”生2:“把6张分成3张和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6次,需要18分钟。”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可行,并且两者都是最省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两种方法的优劣,让小组合作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烙一烙,再用另一种方法烙一烙。此时已经不用教师多讲解,学生通过操作能感受到,虽然两种方法用时都是最短的,但是“两张两张烙”较为方便,而“分三张三张烙”显得复杂些。就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具体而深刻地感受了优化的本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