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研无法在短期实现价值转化,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加大对它的投入?
在基础研究方面,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解决?
在产学研创新生态的建设方面,深圳市和腾讯将进行哪些探索?
本文至少可以帮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5月25日,“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在深圳举办。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马化腾发表致辞并参加论坛讨论。
马化腾在致辞中表示,大湾区要打好“科技牌”,必须在培养产学研创新生态上出实招,深圳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企业,在科技湾区的建设中处在关键位置,我们希望,科技企业不断深化与湾区内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推动成果就地转化。
在随后的“产学研创新生态高峰对话”环节中,马化腾与5位科学家就“基础科研的发展之路”展开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对话。他指出,“我们做应用创新,就是在科学家拓展的疆土上去建楼,基础研究的拓展是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我觉得这个意义是更重大的。”
未来论坛是2015年由国内科学界、教育界、互联网界、投资界人士共同发起的一个科学公益平台。未来论坛以“未来科学大奖”为核心,通过民间资本带动社会力量促进科学发展,展开一系列高品质的科学活动。
2024年11月,马化腾联合众多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九大领域,遴选出50名4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期望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目前,本期科学探索奖正处于评审阶段。
本文为圆桌对话环节各嘉宾发言精选,以及马化腾演讲全文:
主持人
饶毅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对话嘉宾
马化腾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
季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
励建书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毛淑德 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夏志宏 美国西北大学Pancoe讲席教授,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一
“无用”的基础科学,
它为什么是必要的?
饶毅
我们都清楚中国正面临的挑战,我想请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办科技园今天的代表马化腾讲一下,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圳可以做什么?你对科技、科技转化有什么想法?
马化腾
我们有优势,也有劣势。
深圳的高校资源还不是太强。旧金山湾区有很多很好的大学,而我们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还是欠缺,这是未来需要再强化的。深圳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最近一两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建立了更多高校。在吸引人才方面,最近一年,湾区内人才流动的便利性、税收优惠等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非常好的开始。
还有一点,只讲科技,但人文水平不足的城市,人才也是很难长期留下的。因此,深圳也要加大人文的投入,成为均衡发展的创新城市。
在面对各种外界环境的变化时,我们上下各界的共识和决心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过去有很多需要争辩的,现在已不需要争辩了。
往前走,不要犹豫,速度要加快,这样才能打造整个湾区尤其深圳地区的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
饶毅
马化腾提到了教育。夏志宏老师,您觉得深圳高等教育有哪些优势,有哪些需要提高的部分?
夏志宏
我来南方科技大学后有一个感觉:我们对基础科学不够重视。
作为一个数学家,我希望国家对基础科学投资更多。很多技术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数学问题,比如:人工智能。对大学生、中学生等各阶段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也尤为重要,无论他们将来从事数学、工程还是其他领域的工作,都将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提高国家整体数学素质非常重要。
现在深圳市成立了很多实验室,尤其是诺贝尔奖实验室。未来我们希望,不仅让已经拿到诺贝尔奖的人到深圳发展,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将来可能拿诺贝尔奖的人,将来能做出非常重大成绩的人身上。
饶毅
请励建书老师说说,数学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我们要重视数学?
励建书
首先,对于数学研究,我们追求的是它的高度,而不是它的应用。它的目标和价值判断都不是以应用为标准的。我们需要有这样的高度,这个高度不见得马上能转化成一个实质的经济价值。这是数学的特殊之处,它有这样一个文化的、文明的价值。
另外,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的基础。数学应用的研究当中,我特别看中的是它真正可用的应用。所以,我觉得现在数学的工具还不够多,这是让数学家比较惭愧的,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那么需要数学,可是我们还没有发展足够多的数学工具,已有的数学工具还没有更好的被应用。
我深深感受到,基础科学研究对前方的应用是有直接价值的。
饶毅
毛淑德天天仰望星空,研究着不太可能在一万年内有使用价值的学科。毛老师,你觉得清华设立天文学系代表了什么?深圳是不是也应该设立自己的天文台?
毛淑德
深圳肯定要考虑建立天文台。天文确实是让人开阔心胸的一个学科,天文涉及很多基础学科,如物理学等。天文系里一个基本问题是宇宙当中有没有生命,
可能更广义的意思是,宇宙里生命应该怎么定义,像这些问题其实是基础学科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想强调的是,天文学看上去没有用,但其实可以非常有用。我们的导航GPS要用到天文学的理论,手机用的WiFi,很多人会觉得这跟天文有什么关系?其实WiFi技术里,有一部分是天文学家的贡献。
有时候看似没用的东西可能有很大的长期价值。
饶毅
请物理学家季向东老师说一下,物理学之于基础科学有很强的关系,也对应用有很大的推动,你有什么想法?
季向东
我们现在看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GPS不但用到狭义相对论,还用到广义相对论;很多量子计算或者量子通讯,都用到量子力学。
我想21世纪可能还是物理学的世纪。如果我们把量子计算、量子通讯、量子思维都纠缠起来的话,还会带来新的改变。
物理学最重要的一点,它不是创造物理学的知识,而是学会怎么去解决问题,学会怎么discovery,这非常重要。如果很多人都能学会这个方法,那么就能在其他领域中起到更多创新性的作用。我想深圳以后应该需要很多物理学家。
最后我再说一句,数学也好、天文也好,物理学也好,其实有用、无用只是一线之间——法拉第当年在做电力学研究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它会有非常大的用处,但它最终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二
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基础研究意义重大
现场观众
在产学研的产业链打造上,深圳市或腾讯有没有相关的想法,如:未来如何跟兄弟城市广州、上海乃至北京合作?
马化腾
我觉得整个产业链还是相当复杂的,这不是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城市能够完全承担的。现在科学也是无国界的,需要全球的创新资源流动汇聚,比如IT领域,就是从芯片、操作系统、软件到应用的整个生态链,需要协同发展。
中国在应用科学领域是处于全球创新位置的,尤其在互联网方面,但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想这需要国际之间、全国各创新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改革,能够释放出这一块的潜能,真正把产学研的优势发挥出来。现在大家也到了关注产学研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它更有效的滚动起来。这个确实太重要了。
现场观众
我们在做基础研究的时候,还是不能完全凭借个人兴趣,社会价值还是需要考虑,老师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季向东
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去做“无用”的东西。科学最初是好奇心驱动,有些东西你只有掌握原理是什么,你才能进行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有很多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系统的去研究它的原理。
这个社会环境得允许一批人做“无用”的东西,允许他去看天上的星星、看白云、看流水。
美国有些科学基金只资助人,而不是资助项目,因为这些人有聪明的脑袋,他们总能做出好东西。所以,我们也希望资助一些人去做一些不是针对眼前问题的研究。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深圳,能够越来越多的容忍那些“没有用”的研究。
饶毅
我代表生物学家补充几句。
生物学是基础和应用很难分开的学科。基因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它帮助我们推测生命的起源。同时,基因相关的技术有立即的应用,基因分析对于诊断疾病很重要,基因操纵对于治疗疾病很重要。
很多年轻人可以学习一些基础学科,而后既可能选择继续研究基础问题,也可以选择适当时间通过应用去直接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