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脆。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气香,味辛凉。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辛,味。入肺、肝经。

功用主治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8-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薄荷的宜忌 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植物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等的根。

其它名称 地熏、山菜,茹草,柴草。

柴胡药材

北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歧,根头膨大,呈疙瘩状。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南柴胡:为植物铗叶柴胡的根,外形与北柴胡相似,惟根较细,分歧少,多弯曲不直。表面红棕色,有纵皱及须根痕,顶部无疙瘩头,而有地上茎叶枯死后遗留的毛状纤维。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呈淡棕色。气味同北柴胡,以根条粗长、无须根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苦,凉。入肝、胆经。

功用主治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柴胡的宜忌 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植物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乌花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var.ecirrhosa Franch.)或棱砂贝母(Fritillaria celavayi Franch)等的鳞茎。

其它名称 虻,黄虻,贝母,空草,贝父等

川贝母药材 干燥鳞茎,圆而扁平,高5-8毫米,直径1-2厘米。表面类白色或微棕黄色,外层2鳞片较厚,大小相似,互相合抱,顶端常开裂。断面颗粒笥,粉质,坚实。气微酸,味苦。

性味与归经 苦甘,凉。入肺经。

功用主治 润肺散结,止喇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瘰疬,喉痹,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川贝母宜忌 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生地黄

生地黄的别名 酒壶花、山烟、山烟、山白菜。

生地黄来源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

植物形态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花冠钟形,略2唇状,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萼和花柱。花期4~6月,果期7~8月。

药 材 鲜地黄纺锤形或圆柱形条状,中间常缢缩作连珠状;表面淡橙色,具皱纹、皮孔及芽痕;肉质,易断,断面黄白色,皮部有橙红色小点;味微甜、微苦。生地黄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黑色,极皱缩;质韧,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的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适于血热证。

a.血分热盛,高热谵语,舌绛而干。 b.血热动血,吐衄,尿血,崩漏。 c.热病后期,津伤发热,及阴虚内热者。 2,养阴生津:适于津液亏损证。 a.热病伤阴,口干口渴,舌红无苔。 b.内热消渴,烦渴多饮,配伍养阴药。 c.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用量用法 10-30g 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者不宜使用。

丁香的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naticum(L.)Merr.et Perry)的花蕾。

其它名称 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

丁香药材 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将花蕾剖开,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气强烈芳香,味辛。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胃、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 忌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防风的植物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

其它名称 关防风、东防风。

防风药材 多年生草本。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2~6.5cm;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苞片4~5;花梗4~9;花黄色。双悬果矩圆状宽卵形,扁平,侧棱具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性味与归经 性温,昧甘、辛。

功用主治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湿瘙痒、破伤风。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

脆。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气香,味辛凉。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性味与归经辛,味。入肺、肝经。功用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8-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gc8x1sig30fluh9bb0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