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施报告
一、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步需要针对作品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简短概述,为什么说“简短”呢,因为大赛要求3000字以内,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字数限制内,表述尽可能全面的内容呢,当然是“能用图的就不用字,能用表的就不用图”。
当然,各作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绘制不同的结构图,然后进行简短的介绍。一定要注意体现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教学对象、特色、优势、需求等)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处理。
二、实施成效。
实施成效的写作分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流程的实施、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是否高效实现? 2、评价方案是如何实施的? 3、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
4、“学生主体”“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怎么体现? 创新与特色体现在哪里?
当然,以上每一条都需要根据大赛的核心要求与评分标准来完成,比如:教学是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流程是否得当,信息化手段是否运用合理,教学活动,环境,德育,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如何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服务等等,都需要说清楚。
三、反思与改进。
每一个能够进入省赛、国赛的作品都是经过参赛团队精心打磨的,那么,我们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哪些阻碍?遇到了哪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我们的设计无法顺利实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问题如何改进呢?
很多老师在这个模块里写到信息化的应用问题,笔者认为,信息化手段是用来辅助教学的,是信息化去适应我们的教学,而不是我们的教学迎合信息化,也许当前我们参赛团队能够使用的信息化手段未必能够真正100%契合我们的教学流程,而信息化的平台、工具、资源来自哪里呢?大多还是来自我们的企业、研发团队如何将当前的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并改善我们的教学现状,这是我们在未来信息化教学的探索道路中,要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
四、需要强调的是,字不如图,图不如表,文字写得再好,我们的实施报告也需要佐证!所以,在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数据、过程性的资料、图片、成果等,是不是都能作为我们的有力佐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