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题申报模板:3783-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专业班级为载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实现了由班级管理向社区管理的转变。是推进书院学术科研及文化活动的重要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级和专业的界限实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强化了师生的沟通交流,构建了和谐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课题界定

书院制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多学科教师学生聚居为组织形式、倡导学生自治、有形式多样的德育美育体育计划、配备常驻的导师、有完备的生活学习设施和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的高校管理制度。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学者对书院制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热点,相续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研究著作和论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书院制”,共有260余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14篇。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书院制背景下的起源、模式特点、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实施现状及与外国住宿学院制的异同比较分析等问题。观点为: (一)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起源分析 郭俊提出,书院制的兴起是现存制度不能满足需求时所产生的一种制度变迁。现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改革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为依托,全球化时代要求高校探索新的学生教育模式必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书院制建设的成功实践,推动我国高校书院制的发展。

郭少军在《基于书院制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探索》一文中,高校在借鉴西方大学住宿学院的做法的同时,承袭中国书院的古老传统,在学校内实行书院制,学生宿舍为管理的空间和活动社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教育任务。 杜丽娟从学生管理的角度,认为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在理念、队伍和模式上都相对滞后。同时,网络时代改变着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应该从管理思路和方法方面应对这些变化。而书院制就在此形势中萌芽发展。 综上所述,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起源首先是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要求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学校管理,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其次,高校内科层制管理缺少民主参与和监督,学生管理队伍人员匮乏、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寻求一种方法来予以改善。再次,新思想和信息正在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冲击,大学需要适应新情况。 (二)国外住宿学院制与国内书院制的异同比较分析

杜久楠在《全人教育视角下民办本科院校书院制建设研究》一文中,认为住宿学院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住宿学院制发展历程的介绍、特点的总结和某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几个方面。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建设住宿学院制最早的四所英美大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具体的案例研究和高校住宿学院间的比较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田建荣教授在他的研究中提到从渊源来看,无论是剑桥、耶鲁大学都是先有书院,进而在书院联合、合并的基础上形成为大学。剑桥的学院其前身起源于中世纪,起初只是为居无常处的师生提供的住所,后来得到了大学的承认与监管,逐渐发展建立制度规则形成学院。大学的教学功能逐渐转移到了学院,大学只剩下授予学位的权力。

黄厚明在《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一文中,对我国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与美国高校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异同进行比较,认为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其实质是一种学生住宿社区管理模式,是对我国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 综上所述,通过异同分析,国内书院制要将学生工作重心由班级转向宿舍,大力开发隐形课程;“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转变管理理念及结构,尝试建立住宿学院制。

(三)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特点分析 曲中林以书院生活的不同方面为视角,提出导师是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关键,导师是书院教育理念的实现者,从辅导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开展讨论式学习到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心灵的成长,导师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张倩在《我国内地高校书院制建设研究》一文中,提出书院管理四个特点,自主选择自愿进入书院的学生;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题;能够满足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硬件空间;较高教育理想的导师团队。

综上所述,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特点集中在实行导师制;办学资源有自主权;宿舍育人功能的发挥;打破专业局限,促进学生发展;书院建设与学生发展共命运。 (四)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对人才培养影响上的研究 一是关于实施书院制学生工作模式意义的研究。黄汉昌认为书院制的宿舍管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宿舍管理中更加注重服务性,比较人性化,师生之间主要是沟通和交流,不再是命令和传达,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董研林提出书院中除了可以实现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外,还有助于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二是关于书院制学生工作模式的研究。谷申杰在《书院制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一文中,认为书院制模式下,书院里成立了各种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李翠芳介绍了现代高校书院制的实施概况,对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分析了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推进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综上所述,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首先可以从书院精神、“生本位”、独立健全的人格培养等方面加以影响。其次,学生的自主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效果,有利于书院文化传承、忠诚度及幸福感提升。再次,增强通识教育和隐形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融合,其书院的环境建设、学术特色会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 (五)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我国高校实施现状分析

毛丽飞在《书院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一文中,认为当前书院制管理模式存在如何充分发挥公寓社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更好利用网络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充分发挥“书院通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消解“试点书院+双院并存”体制引发的困惑等问题。

涂倩在《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重构》一文中,认为当前书院制管理模式存在生活与学习的变相割裂;理念与执行之间存在鸿沟;师生地位的不平等;师生关系全部依赖教师个人;对老师热爱与厌恶并存;学生的合理期望得不到满足;学生忠诚度低等问题。 田倩在《H学院住宿书院制育人模式研究》一文中,认为书院制育人模式存在导师队伍不完善;育人体系不健全;文化内涵沉淀内化不够;宣传力度不强等问题。 综上所述,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现状表现在组织管理机构的衔接与机制的有效运作以及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分工不明确;通识教育难开展;书院精神缺乏品牌优势。 (六)国外相关研究

郭少军在《基于书院制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探索》一文中,指出20 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开始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移植始创于英国剑桥大学的住宿学院制(residential college)模式,学生入学后不分班级、打乱专业混合入住到同一栋宿舍楼,一栋或几栋宿舍楼聚在一起形成一所住宿学院。“学院”主要解决学生群体生活引发的各种人际、发展成长及文化需求等问题,主要以学生住宿场所为空间实施养成教育,向学生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引入教师作为"导师"与学生一起生活并指导学生,从而达到管理和服务的目的。

我国书院制与英美住宿学院制比较,不同点表现在学生参与管理的程度不同;专职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同;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相同点表现在: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

促进学生发展;有相应的活动场所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1、理论研究: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下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心之一。但之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在院校两级模式下进行,对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成果还为数甚少。

2、以生为本:着眼于书院制中的学生

高校德育工作是将德育理论转换为德育实践的重要环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纯的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差异,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书院管理模式理念的实践依赖于每位师生的理解、书院文化的形成有赖全体书院人的共同建设,强化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文化气质的提升。 3、交流协作:大学生活社区建设探究 在传统的院校两级管理模式下,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割裂开来。而师生同宿很大程度上为改善师生关系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土壤,强调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每个楼栋设立多个“多功能活动室(党团活动室、社团活动室、心理谈话室、报刊阅览室、学生活动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设施,专业学习之余又提供深入实践又有益的课程活动,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学生的互补,培养跨学科人才、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实践价值

1、需要:学生管理模式探索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精神,积极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除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外,还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环境,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探索构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书院制管理模式。

2、个案:丰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内容

本研究以K学院书院制育人模式为个案展开调查研究,在进一步挖掘访谈数据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究K学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缘起和创新理念,通过实践中形成的有效措施,挖掘其书院制管理模式下育人之得,归纳书院制管理模式发展困境,尝试提出建议。 五、课题理论依据 (一)人本管理理论

“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本质属性及客观规律的反映与体现。办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教学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要坚持凸显人性化原则,即以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人文关怀为主,而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机械控制和强制性手段来管理师生。把教师、学生、员工等还本归真为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还应把管理要素中除人以外的财、物、时间、空间等人性化,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学校管理者办学理念的传媒和标识。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起源于西方,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也是一个有机的、髙度柔性的、富有团队精神的组织,组织内的成员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学习

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得越多,越觉察到自己无知,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以求得更大的进步。 六、研究目标

(一)通过分析我国书院制管理下的育人现状,厘清书院制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探索开展书院制的现实动因与可行性。

(二)依据调研研究,运用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从学生教育的视角,分析总结我国部分高校在书院制建设和实施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三)结合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现状,总结并借鉴国外书院制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学校学生工作的书院制学生管理建设路径。 七、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一般理论研究,总结书院制的理论依据、起源。分析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概念内涵、结构体系和主要特点。第二部分:先进经验研究。分析欧美国家住宿学院制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做法,分析其在书院制建设中形成的主要特点,借鉴经验,改进不足。第三部分:现实基础研究,对国內高校书院制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在学生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书院制管理模式的现实动因和可行性。第四部分:调研研究,选取学校的各书院,审视书院制管理模式在高校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五部分:路径研究,从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工作举措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高校中发挥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八、创新之处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书院制管理模式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对国內高校书院制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学校部分书院学生工作进行调研,审视书院制管理模式在高校实践的可操作性,就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实行书院制提出建议。 九、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数据库的资源,收集相关论著,特别是书院制建设的相关资料,对文献资料做出筛选、归类后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有重点的深入研究,把握学术界对书院制发展的研究概况,找到书院制相关研究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基本缺陷。 (二)访谈法

以书院制建设现状为调查样本,对负责人与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管理者与学生对其工作认可度、认同度的态度等问题,对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以了解高校书院制发展现实状态。 (三)比较研究法

对我国书院制发展的相关研究应该放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中思考。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异同,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本研究将我国、西方国家与港澳台地区高校书院制建设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找出差异,对我国书院制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创新。 十、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 (1)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把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 (2)设计访谈内容,为调研工作打好基础。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4月): (1)动员、准备、拟定实施方案进行前测分析; (2)开展可行性研究论证; (3)进行相关访谈。

3、第三阶段:攻坚阶段(2018年5月——2018年9月): (1)整理访谈记录,统计分析;

(2)根据分析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3)对书院制管理模式研究调研结果进行通报、论证,提出修改意见; (4)撰写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研究相关的系列论文; (5)做好2018年初专家组对资助课题的中期检查准备。

4、第四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1月): (1)专家组对课题进行现场或书面鉴定; (2)发表与本课题相关的书面成果; (3)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申报模板:3783-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专业班级为载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实现了由班级管理向社区管理的转变。是推进书院学术科研及文化活动的重要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级和专业的界限实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强化了师生的沟通交流,构建了和谐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二、课题界定书院制是一种以促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fqrn6z5xb9epjx24qwd4i6jo0x1m70129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