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10年洛阳高一期末测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B.钠在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 C.钠与硫化合时可能发生爆炸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解析】 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答案】 A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解析】 本题只涉及钠与氧气的反应。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不加热则生成氧化钠及少量过氧化钠,产物中的钠元素只显+1价。解题时要钠与氧气反应随温度不同产物不同,等质量的钠被氧化时失去相同数目的电子,等质量的钠生成过氧化钠时结合的氧多,产物质量大。
【答案】 B
+
3.欲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90 mL水中应投入金属钠的质量为( ) A. g B. g C.21 g D.23 g
【解析】 设投入m金属钠
2Na+2H2O===2NaOH+H2↑ 2 2 2
m2 g1
由条件得=,解m= g。
?90-m×18?/1810
2 g??
【答案】 A
4.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做上下跳动
【解析】 苯与水互不相溶,且苯比水密度小,则苯与水分层并且苯在上层,两层液体间有一个界面。钠比水密度小、比苯密度大,由浮力原理可知,呈固态的钠粒一定是处在苯与水的界面处。钠与苯不发生反应,在两种液体的界面处跟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不溶于水和苯,包围在钠粒周围的氢气使钠粒受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在钠粒上浮的过程中氢气脱离钠粒逸出液面,钠粒在重力作用下又落到了液体的界面处。这种现象重复出现,直到钠粒完全消失为止。
【答案】 D
5.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后变为( ) A.Na2O B.Na2O2 C.Na2CO3 D.NaHCO3
【解析】 Na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可表示为Na→变暗(生成Na2O)→白色固体(NaOH)→变湿(NaOH潮解)→白色晶体(Na2CO3·10H2O)→白色粉末(Na2CO3·10H2O风化为Na2CO3)。 【答案】 C
6.钾(K)与Na在化学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不能保存在水中 B.K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且产物是K2O
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 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 AD
7.钠着火燃烧时,可用下列哪种物质或方法灭火( ) ①泡沫灭火器 ②干粉灭火器 ③水 ④沙土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④
【解析】 Na与H2O均能剧烈反应,因而不能用①②③灭火。 【答案】 D
8.将 g金属钠投入100 g水中,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表示正确的是( ) ×100% ×100% ×100% ×100% 【解析】 由2Na+2H2O===2NaOH+H2↑,知 g Na mol)与水反应产生 mol NaOH(4 g),生成
4 g
mol H2 g),故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00%。
100 g+ g- g【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________或________中。钠受热与氧气剧烈反应,产生________火焰,生成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2O 4Na+O2===2Na2O 石蜡油 煤油 黄色 Na2O2 2Na+O2=====Na2O2 10.(1)可以证明钠的硬度小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说明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证明氧化铝熔点高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金属钠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切开的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原因就是钠迅速被氧化为Na2O,由此可见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铝的氧化物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加热铝箔(表面一层氧化膜)没有液态铝滴落。
【答案】 (1)金属钠可以用普通刀片切割 (2)新切开的金属钠很快失去了光泽(被氧化) (3)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没有液态的铝滴落
11.已知用金属钠制备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 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亚硝酸钠)+6Na===4Na2O+N2↑ (1)上述三种方法最好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③中NaNO2作________剂,当有1 mol NaNO2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是________。
【解析】 钠制备氧化钠,易产生Na2O2,为防止Na2O继续被氧化,制备环境必须消除氧气,故方法③最好。
【答案】 (1)③ N2的生成可以防止Na2O被氧化为Na2O2 (2)氧化 3NA 12.(能力提高)
(1)如图所示装置,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
a.甲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解析】 (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使钠表面变灰暗,同时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会膨胀。
(2)a项,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水量少于容器容积的1/5,结果偏低,合理。b项,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使气体得到补充,造成结果偏低,合理。c项,若弹簧夹未夹紧,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使部分气体从导管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d项若插入燃烧匙太慢,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在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气体从瓶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
【答案】 (1)钠表面变灰暗,气球膨胀 4Na+O2===2Na2O
(2)①2Na+O2=====Na2O2 ②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