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时间是2007年1月1日 1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称消费者是指( )。 A.从事消费活动的社会组织 B.从事消费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
C.为个人生产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D.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12.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不仅可以获得补偿性的赔付,还可要求增加赔偿额。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 A.3倍 B.2倍 C.1倍 D.0.5倍
13. 某饭店为了增大客流量,向一些小商贩作出承诺,每介绍来一位客人,就把客人消费的3%作为对其的奖励,与该饭店相邻的另一家饭店将该情况反映到相关部门,某饭店辩称,其对小商贩的奖励在公司的账面上都有明确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商业贿赂行为 B.正当的竞争行为 C.限制竞争行为 D.低价倾销行为
14. 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均实行严格责任
B.《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产品缺陷实行严格责任,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 C.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D.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自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
15. 甲厂生产的电冰箱进行促销活动,消费者刘某买回家后电路发生问题,从而引起了火灾,那么甲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 A.虽然电冰箱存在质量问题,但是刘某的使用方法不当是引起最终损害发生的导火索
B.在电冰箱投入流通时,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检查出有关质量问题,但甲厂不以为然
C.电冰箱在投入流通时不存在质量问题,而是刘某在买回家后使用不当引起的 D.刘某没有主张甲厂进行赔偿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 A.甲辞职1年后作出的发明创造
B.甲在完成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C.甲主要利用本单位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完成的发明创造 D.甲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发明创造
E.甲调动工作后一年以内作出的,与其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 2. 《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包括( )。
A.发明 B.实用新型 C.著作 D.商标 E.外观设计
3.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包括下列哪些种类( )? A.产品发明 B.方法发明 C.科学发现
D.外观设计发明 E.实用新型
4. 专利权人享有的财产权利有( )。 A.专利转让权 B.产品标示权 C.共享实施权 D.独占实施权 E.实施许可权
5. 下列有关商标注册审查程序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异议 B.对符合规定的或在部分指定商品上使用商标的注册申请符合规定的,商标局就会予以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
C.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可以口头或者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 D.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异议 E.商标注册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 )。 A.注册商标不可以转让
B.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C.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届满再行续展时,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限为6年 D.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E.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7. 下列属于注册商标侵权行为的是( )。 A.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B.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
C.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D.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的
E.商标注册人通过签订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 8.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适用劳动法( )? A.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B.事业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C.港澳台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D.私营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E.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 )。 A.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B.合同期限
C.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D.试用期限 E.劳动报酬
10. 下列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者甲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提前支付一个月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者乙患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通知该劳动者而解除劳动合同
C.劳动者丙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通知该劳动者而解除劳动合同
D.由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通知该劳动者而解除劳动合同
E.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通知该劳动者而解除劳动合同
11. 某企业共有职工800人,在2009年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为了拯救企业,企业决定裁减一部分人员(约70人)。在裁员过程中,企业的下列做法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B.企业制定裁员方案听取工会意见后,直接按方案实施裁员 C.企业裁员时优先留用了与企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D.企业裁员时优先留用了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E.企业怕动摇军心,对裁员计划进行保密,直到裁员前10日才向全体职工和工会说明情况
12.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是( )。 A.合法原则 B.公平原则
C.平等自愿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E.诚实信用原则
13. 除非劳动者具有过错性解除的情况,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
A.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B.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D.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E.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14. 超市的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义务( )? A.超市出售的蛋类食品的价格经常变化
B.顾客购买一管牙膏,索要购货凭证,超市加以拒绝
C.超市内张贴的告示“10岁以下儿童最好由成人陪伴入内” D.超市内张贴的告示“商品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E.超市以怀疑某顾客偷东西而搜查顾客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15. 消费者甲与超市发生了争议,其可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解决自己与该超市的争议( )?
A.与超市协商和解 B.提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向人民法院起诉 E.向人民法院申请仲裁
16. 以下行为哪些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 )? A.销售鲜活商品 B.季节性降价
C.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D.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E.某微波炉生产厂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通过媒体报道其生产的微波炉价格将跳水,经查,跳水后的价格仍在其生产成本之上 17. 下列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 A.假冒行为 B.虚假宣传行为 C.有奖销售行为 D.商业贿赂行为 E.低价倾销行为
18. 生产者不作为的义务包括( )。 A.不得生产供过于求的产品 B.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C.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D.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E.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参考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工业产权的特征是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参见教材P306。 2
[答案]:A
[解析]:不可以授予专利权的对象包括: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参见教材P307。 3
[答案]:A [解析]: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参见教材P308。
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专利侵权行为。参见教材P308。 5
[答案]:B
[解析]: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2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参见教材P309。 6
[答案]:C
[解析]:必须注册商标的商品包括: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以及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其他商品。参见教材P309。 7
[答案]:B
[解析]: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是10年。参见教材P310。 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商标注册申请的优先权。《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参见教材P310。 9
[答案]:D
[解析]: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参见教材P311。 10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时间是2008年1月1日。参见教材P311。 1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者的概念。参见教材P314。 12
[答案]:C
[解析]: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参见教材P317。 13
[答案]:B
[解析]: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可知,此题中不构成商业贿赂,是正当的竞争行为。参见教材P318。 1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产品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