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遥感导论经典复习资料汇总及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求真务实 引路育人

亮度平缓渐变,减小突变梯度,改善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步骤。

11、图像锐化 补偿图像的轮廓,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跳变的部分,使图像变得清晰,亦分空域处理和频域处理两类。

12、边缘检测 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问题,边缘检测的目的是标识数字图像中亮度变化明显的点。图像属性中的显著变化通常反映了属性的重要事件和变化。

13、低通滤波 一种过滤方式,规则为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程序(目的)而改变。

14、高通滤波 一种过滤方式,规则为高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低于设定临界值的低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程序(目的)而改变

15、图像融合 将多源信道所采集到的关于同一目标的图像数据经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等,最大限度的提取各自信道中的有利信息,最后综合成高质量的图像,以提高图像信息的利用率、改善计算机解译精度和可靠性、提升原始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利于监测

1、遥感图像 凡是只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

2、遥感图像判读 判读标志: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图案等。判读步骤:直接判读法、比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判读程序:准备工作、室内判读(整体后局部、从已知到未知、由宏观到微观,中小比例尺像片上通常首先判读水系,确定位置和流向。)野外校核和转绘成图等四个阶段: 3、景物性质 色: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包括色调、颜色和阴影等。 形: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包括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 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包括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

求真务实 引路育人

4、判读标志 解译标志,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性质。

5、几何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是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6、辐射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7、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光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8、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集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9、波谱响应曲线 据遥感器对波谱的相对响应(用百分数表示)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曲线

1、性质变换 将原有的m 量值集合通过某种变换,然后产生n个(n≤m)性质 2、性质选择 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准则选择出n个性质

3、监督法分类 又称训练场地法,是以建立统计识别函数为理论基础,依据典型样本训练步骤进行分类的技术。即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性质参数,求出性质参数作为决策规则,建立判别函数以对各待分类影像进行的图像分类,是模式识别的一种步骤。要求训练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判别准则若满足分类精度要求,则此准则成立;反之,需重新建立分类的决策规则,直至满足分类精度要求为止。常用算法有:判别分析、最大似然分析、性质分析、序贯分析和图形识别等。(平行六面体法、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马氏距离法、二值编码分类法、波谱角填图分类、法费歇尔线性判别法)

4、非监督法分类 非监督分类是指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验知识,而仅凭数据(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性质的分布规律),即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的分类;其分类的结果只是对不同类别达到了区分,但并不能确定类别的属性,亦即:非监督分类只能把样本区分为若干类别,而不能给出样本的描述;其类别的属性是通过分类结束后目视判读或实地调查确定的。非监督分类也称聚类分析。一般的聚类

求真务实 引路育人

算法是先选择若干个模式点作为聚类的中心。每一中心代表一个类别,按照某种相似性度量步骤(如最小距离步骤)将各模式归于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形成初始分类。然后由聚类准则判断初始分类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修改分类,如此反复迭代运算,直到合理为止。与监督法的先学习后分类不同,非监督法是边学习边分类,通过学习找到相同的类别,然后将该类与其它类区分开,但是非监督法与监督法都是以图像的灰度为基础。通过统计计算一些性质参数,如均值,协方差等进行分类的。所以也有一些共性。

试卷

1. 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黑体。其特质是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黑体 具有最大发射能力。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的黑体,黑色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2. 邻域增强:根据像元与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改变各像元的数值,获得新图像,从而突出某些信息的步骤。像元的亮度值不再由它自己决定,而是由它和周围像元共同决定。

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通常用像元或视场角来表示。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波长范围越宽,波谱分辨率越低

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4.归一化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查处一它两之和。比值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比。

5.辅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6. 加色法:调节红、绿、蓝三原色的亮度比例,形成各种彩色。减色法:从白光中间去一种或几种光,

求真务实 引路育人

形成彩色。

7.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8.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9.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10.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11.数字地球: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1、数字地球: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12.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13.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14.航空相片比例尺:即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比 15.“红移”: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接受的光波频率比其固有频率低,即向红端偏移。 16.航空摄影比例尺:即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比。 17.多光谱空间:

18.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19.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20.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求真务实 引路育人

21.空间定位系统: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

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1、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

电磁波组成: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不同点:频率不同(由低到高) 。 共性:a、是横波;b、在真空以光速传播;c、满足f*λ=c E=h*f;d、具有波粒二象性。 遥感常用的波段: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

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有关因素:辐射通量(辐射能量和辐射时间)、辐射面积。 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9.66μm

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沙土: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 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类和肥力也会对反射率产生影响。土壤反射波普曲线呈比较平滑的性质。 植物: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μ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μm(绿)处,两侧0.4((红)则有两个吸收带;在近红外波段(0.7~0.8μ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μm附近有一峰值,

形成植被的独有性质;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别以1.45μm、1.95μ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水: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物体本身的性质(表面状况)、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和入射角度。

6f76k1yqd69s4tl8lgrm6o2vt5lzj600cs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