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4-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22,每题3分,共56分)
1.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20%的醋酸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
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2.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3.含有6.02×1022
个分子的某物质的质量为2.8g,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4 B.28 C.2.8 D.280
4.在相同条件下,与0.5mol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具有相同的体积的是 A. 1g H2 B. 10g O2 C. 11g CO2 D. 16g CH4 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g/mol)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g)在数值上相等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 C.28 g氮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0.5 NA个氯气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 L 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SO2的
A.氧原子数比为1∶2 B.体积比为2∶1 C.分子个数比为1∶2 D.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1 7.若 m g氢气含 n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A.2n B.n/m C.2n/m D.n 8.下列溶液中与50 mL 1 mol·L-1
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
的NaCl B.75 mL 2 mol·L-1
的NH4Cl C.150 mL 3 mol·L
-1 的KCl D.75 mL 2 mol·L
-1
的CaCl2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 、MgCl2 、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1 B. 1:2:3 C. 3:2:1 D. 3:4:3
10.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 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11. 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 悬浊液 D.乳浊液
12.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 1000mL,572g D.500mL,286g 1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L 水所含有的分子数约为NA 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2.4L氢气时,活泼金属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4.4 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2NA 14. 某同学欲配制含有大量下列各离子的溶液,其中能实现的是
A.K+
、H+
、SO2--+
2+
2--4、OH B.Na、Ca、CO3、NO3 C.Na+
、H+
、CL-、CO2-3 D.Na+
、Cu2+
、CL-、SO2-4 1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表示的是
A.Mg(OH)2 + 2 HCL === Mg CL2 + 2 H2O B.2 NaOH + H2SO4 === Na2SO4 + 2 H2O
C.Ba(OH)2 + H2SO4 === BaSO4 ↓ + 2 H2O D.2 HCL + Cu(OH)2 === CuCL2 + 2 H2O
16.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化合反应 17.在Fe2O3+3CO 高温 A.I>Fe>Cl>SO2 B.Cl>Fe>SO2>I C.Fe>I>Cl>SO2 D.SO2>I>Fe>Cl
第Ⅱ卷(共44分)
2+
-
-
-
2+
-
-2+--2+-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 )
23.(8分)(1)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CO2 ,其质量比为 ;碳原子数比
2Fe+3CO2反应中,Fe2O3 A.被氧化
B.是氧化剂
C.是氧化产物 D.是还原剂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2-
+3+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2++SO2-
4=BaSO4↓ C.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 OH-
+H+
=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
=2Fe3+
+3Cu 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OH
B.H2SO4
C.蔗糖
D.NaCl
20.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A.NH+
3+
2--
B.K+
、Na+-2- 4、Al、SO4、NO3 、NO3、CO3
C.K+
、MnO-
+
-
D.Na、K+
-
-
4、NH4、NO3
+
、HCO3、NO3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不正确的是 ( )
22.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 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
为 ;原子数比为 。
(2)含有质子数相等的CO和CO2 的物质的量比为 ;
)
24. (4分)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
①容量瓶 ②蒸馏烧瓶 ③量筒 ④烧杯⑤托盘天平⑥分液漏斗
⑴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 , ) ⑵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
25.(6分)由A和B两种可溶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
试判断,A、B化学式分别是 和 。 写出实验过程中加水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26. (6分)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 。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常温常压,下列物质: ⑴Na⑵ Br2 ⑶Na2O ⑷CO2 ⑸NH3⑹HCl ⑺H2SO4⑻Ba(OH)2⑼NaCl溶液⑽蔗糖。(填序号)
(((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 28.(4分) K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S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①.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②.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③.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④.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⑤.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⑥.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⑦.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⑧.静置,分层。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2)、现有36%的醋酸(CH3COOH),密度为1.04g/ml。欲配制0.1 mol/L的醋酸250 ml,需要取用36%的醋酸 ml。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有烧杯、 , ,____________ , 。若配制时仅有其中一步操作(如图所示)有错误,其他操作全部正确,则所配醋酸的浓度 (填“正确”、“偏大”或“偏小”)。
2024—20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化学答案 I卷 满分56分
一、选择题(共56分)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II卷 满分44分
二、填空题(44分)
23. (8分)14:11 2:1 4:3 11:7 24. (4分) ②④ ①⑥
25. (6分)K2CO3、CuSO4(可对换),Cu+CO3=CuCO3↓
26. (6分)2:1 KClO3 略
27. (6分)⑶⑹⑺⑻ ⑷⑸⑽ ⑴⑼
28. (4分)HCO3 + OH === CO3 + H2O HSO3+H=SO2↑+H2O 29. (10分)(1) ③②④①⑧⑦⑤⑥(2分)
(2) 4.0(2分); 10 ml 量筒(1分);
玻璃棒(1分); 250 ml容量瓶(1分); 胶头滴管(1分); 偏小(2分)
—
—
2—
-+
2+
2-
C 12 C A 13 D B 14 D A 15 B C 16 D B 17 B B 18 B C 19 C D 20 A B 21 D B 22 D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24-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