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作者:卢军玲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8年第07期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所关注的“学龄前留守儿童”,指的是生在农村,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乡镇幼儿园或城区幼儿园的4~5岁幼儿。多年来,一说起留守儿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而很少关注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逐渐年轻化,留守儿童也出现了低龄化。这部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急剧变化,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幼儿园面临着大量孩子入园的情况,在这一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危机,值得幼儿园和社会各界给予关注,深入研究并强化预防和干预措施。 一、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幼儿个人先天遗传的因素,又包含社会大环境、园所教育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氛围等多种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在教育事业中,幼儿教育相对处于发展较缓慢的地位。尽管国家启动了学前教育一、二、三期三年行动计划,并从2011年起,持续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面对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热切需求,以及二孩政策放开后对学前教育形成的新挑战,学前教育的发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所以,落实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是一段时期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关注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我们在将“办好学前教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发现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此问题是日积月累的产物,它的形成和解决与社会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能上优质的普惠性幼儿园。许多农村老百姓认为,把孩子送到乡镇学校受教育是离开家门,不如直接送入城市学校“一步到位”。于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或是为了寻求好的就业途径,直接奔走外地他乡,将孩子留给老人,低龄化的留守儿童因此出现。在这部分家庭中,“教育交给幼儿园、吃喝交给老后勤(爷爷奶奶)、快乐交给动画片”成了比较突出的现象。而当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心理问题时,有不少家长要么工作忙,见不到面;要么不以为然,以为树大自然直,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看小孩还是自家的好。可以说,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起因都在家庭,有的是“近墨者黑”,有的是“上行下效”,有的是“信马由缰”,而父母不在身边,不会及时疏導,因而造成了学龄前留守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诚然,个别家庭的变故、突发灾难的影响等,也是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诱因。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