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小组 月 日
课题 学习 目标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 难点 活动 课前 展示 尽显 风采 激情 导入 明确 目标 探索 新知 科技著作和文学、戏剧作品 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内容 主持人提问上节巩固训练部分练习题,回顾上节所学内容,检查学习效果,教师做针对性的评价 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明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光辉的成就。明朝有哪些重要的科技著作?有什么宏伟的建筑?在小说创作上又有哪些传世的明著? 1、 是明代杰出的医药专家。经过27年的不断努力,编写出 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 成就,丰富了我国 宝库,在世界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 和 ,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2、 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 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3、《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 和 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 。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 。 4、 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 。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业的创新研究成果。 5、明朝建立以后,为了 ,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 、西至 ,总长万里的明长城。明代长城以 为主体,形成了一个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 ,使长城同时成为 的纽带。 自主 学习 6、明朝的北京城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明朝北京城有 、 、 和 。宫城即 ,是北京城的核心。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形成了 的巨大建筑群。北京城的建筑,以 为重点,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7、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 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最著名的是 小说 、 和 。 8、《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 ,俗称 ,作者是 ,以 的史实为基础,是我国 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是 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 。书中以 为主题。运用 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 ,这是一部富于 的神话小说。 9、明朝时期, 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新知 运用 合作 探究 1、材料研读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2、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3、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西游记》《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巩固 训练 知识 拓展 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2.明朝后期出现的“农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A.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方法 B.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4.明朝中期修筑长城的直接目的是( ) A.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B.巩固北部边防 C.阻绝边境走私贸易 D.维护边境安定 5.2024年6月,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工程启动仪式,长约7.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现存的主要文物建筑包括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永定门(复建)、天坛、鼓楼、钟楼等。将一系列重要宫殿都建在中轴线上是因为( ) A.便于设计建造 B.体现皇权至上 C.城市布局严谨 D.工匠随意修建 6.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 ) 舌战群儒 蒋干盗书 单刀赴会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C.《水浒传》 D.《红楼梦》 7.《水浒传》中梁山英雄好汉人人都有绰号,这些绰号非常形象,具有脸谱化的功能。下面人物,与其绰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鼓上蚤——时迁 C.矮脚虎——王英 B.青面兽——杨志 D.黑旋风——武松 8.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