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塔拉滩光伏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前言

工程概况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发电工程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南部,场址区距县城约8km。场址范围为N36057'\~N 36058'”,E 98024''’~E 98025'”,海拔高程在2920m左右,地形比较平坦。场址区紧邻214国道,对外交通较便利。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20MWp,占地面积约为。建成后输往青海电网。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阶段勘测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①对光伏电站所在场址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②对光伏阵列场区逆变器室和综合楼等位置,进行现场地质勘探及分析,提供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文件资料;

③查明光伏阵列场区逆变器室和综合楼、水泵房、升压站等建筑物所在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地下水的质量报告;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做出评价;

④进行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 ⑤进行施工和生活用水水源的调查;

⑥参加施工阶段各建筑物基础开挖后的基坑验槽及相关基础处理论证工作; ⑦提交工程地质详勘报告,提出与地基基础设计相关的岩土参数; ⑧提出地基土层的电阻率。

勘察依据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标准、规范主要有: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2001):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123-1999); (4)《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T50007-2011);

(8)《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GB/;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根据业主的要求,我公司于2014年9月初开展了本阶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9月中旬完成了测量、物探和地质勘察的外业工作,9月下旬完成了内业整理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具体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和提交成果见表1和表2。

表1 青海共和塔拉滩光伏电站勘察完成工作量

工作类型 地质测绘 勘探 取样 室内试验 室外试验 工作内容 场区地形图(1:1000) 场区剖面线 钻孔 砂砾(土)样 土工常规试验 土壤易溶盐测试 重型动力触探 单位 km m/个 组 组 组 m 2数量 21 20 10 10 备注 其中7个控制性孔 79次 m/条 3366/10

表2 提交成果表

名称 比例 图号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土壤易溶盐全量分析成果表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工程地质平面图 1:1000 1份 10份 附图01 附图02 附图03 附图04 附图05 附图06 附图07 附图08 附图09 附图10 附图11 附图12-32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1-1’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2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2-2’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2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3-3’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2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4-4’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1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5-5’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1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6-6’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1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7-7’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1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8-8’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1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9-9’工程地质剖面图 H 1:200 V 1:1000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10-10’工程地质剖面图 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钻孔柱状图 H 1:200 V 1:1000 2区域地质概况及地震动参数

区域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场区位于共和县南部的塔拉滩,行政区划上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东与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海东地区接壤,西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邻,南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北与海北藏族自治州接壤,塔拉滩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位于青海南山与河卡山之间,包括一塔拉、二塔拉、三塔拉,总面积万亩。

场区北部为青海南山,南山是祁连山系的中段山脉,由切吉河西山,橡皮山,培温山、知可尔山、哈图山、瓦里贡山等高山组成,由北西—北西西走向,从海

西州天峻县进入海南州境内,在境内山体是东西两头窄、中间宽,最宽处达24km,山脊高度在4000m左右,最高海拔4660m,山两侧和中段为小起伏中山和中起伏中山,这些山脉是共和盆地与青海湖盆地分界山。青海南山有大断裂发育。南坡山体破碎,沟谷深切,处于干燥低温条件下广遭剥蚀,并且正在强烈进行,北坡有宽阔缓平底沟谷和狭窄V字形沟谷,形成山前斜坡向湖盆过渡,山地以流水作用为主,侵蚀作用不明显,海拔3600m以上有冰缘作用地貌。

南山以南,龙羊峡水库以北为场区主要地方,为广阔平缓的戈壁滩、沙地,分为一塔拉、二塔拉和三塔拉,水系稀疏。

(2)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出露特征为南及北部山区多岩石裸露。

下元古界(P)混合岩化长石石英岩、石英岩、大理岩、石灰岩夹砂岩。震旦亚界(Z)大理岩、片岩等。古生界志留系(S)板岩、变质砂岩、千枚岩等;泥盆系(D)砾岩、砂岩及火山角砾岩;石炭系(C)千枚岩、板岩、砂岩等;二叠系(P)砂砾岩、矽岩、页岩、砂质板岩等。新生界三叠系(T)粉砂岩、板岩、砂砾岩、火山岩等;侏罗系(J)砂岩、砾岩;白垩系上统(K)灰紫色砾岩夹砂岩;第三系(E-N)砾岩、砂岩、泥岩。

区内出露的侵入岩有古生代华力西期早期深灰绿色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华力西期中期灰色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华力西期灰色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灰色~灰白色花岗闪长岩、灰色~灰白色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岩等。中新生代印支期角闪辉长岩、次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燕山期灰绿色、浅肉红色花岗斑岩,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灰色花岗闪长岩等。

第四系下更新统(Q1)砾岩夹含砾砂岩、砂岩、底部巨砾岩夹砂岩,含盐;中更新统(Q2fgl)冰水堆积砂土、泥砾;上更新统冲积、洪积(Q3al+pl)粉砂土、砂砾石;全新统冲积、洪积( Q4

al+pl

)粉砂土、砂、砾;现代河谷低阶地冲积(Q4)砂、

lal

砾石、卵石;现代河床及河漫滩冲积( Q42al)砂、砾石、卵石;湖沼堆积(Q41)粉砂、粘土及石膏、石盐、芒硝、硼矿物等盐类沉积,风积(Q4eol)粉细砂、砾砂等。

(3)地质构造

在大地构造上,工程所在地为祁昆古生代褶皱区。早古生代曾解体为三部分,北为祁连地槽系中的柴达木地块,南为昆仑地槽,晚古生代逐渐褶皱闭合。上述

大地构造基本控制了本区地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构造运动的形态。

新构造运动是形成现代地貌的主要内应力。由于新构造运动复活了构造期的褶皱造山带,使之成为断块山地突起,盆地则作继承性陷落。祁连山褶皱带的活动断裂发育,其中祁连山南麓发育有北北西、北西西向的纵向大断裂,它们和大型褶皱一起,控制着青海湖盆地展布。主要有:青海南山北麓断裂带,呈北西西走向,沿青海湖南岸,经黑马河、江西沟至龙羊峡,日月山断裂带,呈北西西走向,沿青海湖东岸,经托勒、湖东至松巴;倒淌河~循化南山断裂带,呈北西走向,经罗汉堂至贵德(河阴),控制倒淌河盆地和罗汉堂谷地展布。

区内盆地都是呈菱形格局,长轴大致呈北西西走向,这是由于在北北西和北西西两组断裂的共同制约下产生。东列为第三纪形成的贵德盆地,西列为以第四纪沉积为主的青海湖~共和~兴海盆地。

昆仑山南麓形成一系列断裂,控制了山间谷地的展布。弧形断裂和中铁断裂,造成平行岭谷的地貌脉络。

场区附近无大的第四纪活动区域断裂,工程区属构造基本稳定区。

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资料,工程场址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见图1),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见图2),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场址区属构造基本稳定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场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烈度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图1 场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图2 场址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场址区

场址区

塔拉滩光伏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工程概况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发电工程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南部,场址区距县城约8km。场址范围为N36057'\~N36058'”,E98024''’~E98025'”,海拔高程在2920m左右,地形比较平坦。场址区紧邻214国道,对外交通较便利。本工程总装机容量20MWp,占地面积约为。建成后输往青海电网。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exee6oes31emx02sb8q8qp2012imx011g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