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更加不平等。
而通过累退性转移,一洛伦茨曲线必将转变为另一每一落点都在原曲线右方的洛伦茨曲线,后者表示的收入分配状态,据洛伦茨准则,比原来的收入分配状态要更加不平等。 而达尔顿准则,如果一种收入分配是由另一种收入经过累退性转移得到的,那么前者不平等程度一定要比后者高。 可见两者是一致的。
二、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及其检验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内容: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贫穷),收入分配较为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后期阶段(富裕),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下降。
倒U型曲线表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基尼系数首先增大(收入差距扩大),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基尼系数达到最大后开始逐渐变小。
原因:(1)贫穷国家的二元经济显著。(一开始,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但随着发展,不同部门不同区域间收入差距会慢慢缩小) (2)增长目标的转变。(一开始国家以经济增长会主要目标,鼓励自由竞争和资本积累,使收入不均现象趋于恶化;但到经济发展后期,教育普及使得劳动者生产率提高,劳动者之间工资差别缩小、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减少收入不均,而且到了后期,由于经济实力和财力发展,政府也有能力采取一些保障措施)
感谢下载载
精品
(3)民主化进程。(一开始国家政权往往集中在富裕阶层手里,制定的政策会往富人倾斜;但后来,教育普及、民众参政议政意识加强,能够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益) 三、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的影响: A.理论上,从边际储蓄率出发
如果边际储蓄率递增,那么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会减少储蓄; 如果边际储蓄率递减,那么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会增加储蓄。
如果边际储蓄率不受收入影响,储蓄函数是一条直线,那么不平等程度变化对平均储蓄率没有影响。
B.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倾向:
(1)维持生存的需要。收入水平低下的家庭。首先要满足吃穿住最基本需要,没有留下多少积蓄,储蓄倾向较低。
(2)炫耀性消费。最富有的阶级。富人极为奢华,平均消费率高,储蓄率不高。 (3)对未来的期望。中产阶级。对未来更高生活质量充满期望,边际和平均储蓄率比较高。
C.政策含义:
(1)贫穷国家,人均收入处在OA段,不平等分配有利于增加储蓄。不平等才能造就有能力储蓄的阶层。
(2)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处在AB段,不平等分配不利于储蓄。降低不平等收入再分
感谢下载载
精品
配政策将增加储蓄。
对第一个观点引申的政策含义要倍加小心。在贫穷国家,不平等分配可以增加储蓄,但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置之不理或有意扩大,既不道德,也不利于投资和政治稳定。 四、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对贫困概念的进一步讨论: A. 宏观贫困与微观贫困
宏观贫困是区域意义上的贫困,即从整体角度来看待贫困;低收入国家的贫穷只有通过实现工业化才能消除。(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贫困是个体意义的贫困;经济发展只是为缓解贫困提供可能性,但无法为消除贫困提供保障,甚至有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贫困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不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就是维持生存的最低的必需品,如果低于这个最低水平,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相对贫困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最低生活需要不仅取决于自己生理需要,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周围其他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C. 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
收入贫困,也称为物质贫困,通常是从生物学上人对消费品的最低生存需要来定义和度量的。是收入水平低下所造成的贫困。
能力贫困,指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能力是一种自由,指一个人可以获得的各种功能性活动的不同选择组合。
权利贫困,指一批特定的群体和个人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基本人权的缺乏导致的贫困。
感谢下载载
精品
第五章 资本形成
一、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资本的技术属性:
(1)是投资过程的结果,投资过程也叫资本形成过程,投资结果即为资本形成; (2)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期和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3)具有耐用性,一般使用一年以上,有的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更长,因此有一个磨损和折旧问题。
现代对资本的定义与分类:(在长期能够产生收入流的一切东西) (1)资本品(capital goods),传统上所说的机器、厂房之类耐用品。
(2)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附着在个人身体之中,为个人控制,不管对这种资本的投资来自个人还是来自政府。
(3)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也叫集体资本(collective capital),如公共基础设施属于此类。免费为个人提供生产与消费服务,其支出由税收弥补。
(4)知识资本(intellectural capital),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成为免费品,一个人对它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它的可得性。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对资本积累的决定性作用的强调:(阻碍经济增长的关键就是资本匮乏) (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率与资本-产出比。资本-产出比被假定是稳定的,经济增长唯一决定于储蓄率。储蓄率被假定全部转化为投资。
(2)索洛新古典增长理论。资本-劳动可替代条件下,资本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已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但在向稳态过渡的情况下,资本是重要变量,资本积累高的国家比资本积累低的国家增长更快。资本积累仍然重要。
(3)刘易斯。强调资本积累在劳动力转移和工业扩张中的作用,没有资本积累,劳动力转
感谢下载载
精品
移就会停滞,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提出积累率的最低标准,由4%或5%自行转到一个自愿储蓄达到国民收入12%或15%以上的经济。 (4)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资本形成有供给方面恶性循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资本形成也有需求恶性循环: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要求扩大投资,而且要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是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个临界值,冲出这个恶性循环,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5)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
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国民收入很敏感。生活贫困,死亡率必然较高,从而抑制人口的增长。一旦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率快于人口增长率,人民生活将有所改善,这将降低死亡率并且提高出生率,从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快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回到原来的水平,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低水平陷阱。
要从这个陷阱跳出来,必须作出最低限度努力,即通过大规模投资以跳出贫困恶性循环,使提高人均收入的力量超过降低人均收入的力量,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6)其他。罗斯托的起飞理论(第三章)。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第十一章) 二、投资要求与投资效率 资本产出比:
哈罗德-多马模型中:g=s/c,经济增长率g取决于储蓄率s与资本-产出比c的比值。 资本产出比有平均与增量之分。平均资本产出比=K/Y。增量资本产出比=△K/△Y。一般用后者。但用技术进步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并不容易。
感谢下载载
发展经济学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