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品文档 可编辑

此基础上调整作物布局,重点发展节水型灌溉,扩大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通过治理,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项目区达到农田标准化、种植良种化、主干路硬化、产出高效益的目标。 4.2 工程布局

4.2.1 水利工程 1、除涝工程

项目区本着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高低分开、分片控制的原则,划清项目区内部排水沟系的流域范围,防止出现涝水互串现象。开挖、疏浚中沟、小沟及易涝区内的大沟,恢复田间沟、地头沟,完善、配套田间排水沟渠,全面疏通排水通道,解决农田积水内涝渍的问题。

大沟是农田的排水干道,目前,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大沟布局较合理,基本能够满足排涝要求,局部大沟要进行疏浚治理,其治理断面按10年一遇排涝标准,根据排水面积、地形、土质等情况确定。

2、灌溉工程

根据项目区水源情况,合理确定井灌方式。根据地下水源分布情况,通过清洗老井,合理布臵新打机井,提取地下水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由于受到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限制,灌溉方式一定要采取节水措施。

3、配套工程

项目区除涝工程配套,在沟路交叉处根据排水面积和沟口断面建桥。灌溉工程配套,机井采用移动喷灌配套,移动式喷灌包括动力机械、提水设备、输水软管和喷灌设备等。

精品文档 可编辑

4.2.2 农业工程

按照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和要求,利用本次农发资金的投入的机遇,在实施项目建设时要加大农发资金投入及其它支农项目整合力度,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项目的建设实施: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以“生产发展”推动“生活宽裕”;二是大力开展土地治理,以环境改善推动“村容整洁”;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协会建设,以素质提高推动“乡风文明”;四是大力加强项目管理,以机制创新推动“管理民主”,把项目区建设与区内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体现项目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效、新面貌、新风尚。排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健全、完善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强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项目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良种繁育、引进步伐,使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提高科技增产增收的支撑。

4.2.3 农路工程

规划道路要与村镇道路协调,设计合理,宽窄适宜,平直顺畅, 满足农业生产运输和农业机械作业的要求。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特别要线路短直,必要的弯道其曲率半径要满足农机(车辆)安全通过;道路宽度符合相应级别的标准。

4.2.4 林网工程

一、二级主干道路林带,植于路肩,路两侧各两行,株行距控制在3×4m;三、四级林带宽度6~8m,植树两行,株行距3×4m,栽植道路两侧或一侧,各级林带应林相整齐,林带纵横衔接,网格控制在180~250亩/个,实际建设时以220亩/个为宜。

4.2.5科技工程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引进新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把项目区作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的研发基地、良种繁育基地、龙头企业的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其它支农项目的合作基地。培训项目区基层干部和农民,做到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每户有一人掌握一项先进实用技术,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提高对农民的服务功能。

精品文档 可编辑

第五章 各项措施的治理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5.1 治理标准

5.1.1 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因地制宜采用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灌溉制度科学合理。根据单井出水量和灌溉制度确定单井控制面积为100亩,井距200~300m。规划项目区井深控制在40m左右,井口内径要求为50cm。尽可能恢复利用项目区内旧井,新打机井尽量布臵在区内道路一侧、呈直线排列。规划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均不低于90%。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采补平衡;机井的水口、井盖建筑物、机电设备等应配套齐全,综合装臵效率达到有关规定标准。积极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制度以及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用水。 2、除涝工程

工程规划布局要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中沟间距600m左右,口宽6-10m,底宽2-3m,边坡1:1.5~2;小沟间距200m左右,口宽4~6m,底宽1.2~1.5m,边坡1:1.0~1.5,深度1.5~1.8m;田间沟间距100m左右,口宽3~4m,边坡1:0.5~1.0,底宽1m,深度1m,小沟布臵要求与中沟保持垂直。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耕作、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桥、涵、闸等建筑物要与田间沟渠路等工程相配套,修建标准要以方便交通、

精品文档 可编辑

利于农民生产、生活和能够有效排涝除渍为原则。大沟桥采用1×8×6m砼平板桥,中沟桥采用1×3×6石拱桥,小沟及田间桥为1×1×6石拱桥和1×φ0.8×6涵管桥。

5.1.2 农业措施

本项目实施良种繁育1000亩,通过引进良种、施用专用肥达到良种繁育条件。

表5-1 地力建设目标比较表

名 称 小麦 (kg/亩) 玉米(kg/亩) 有机质含量(g/kg) 碱解氮(mg/kg) 速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相当于国家地力等级 建设前 395 420 12-13 60-80 10-13 110 4 建设后 425 460 15-20 80-120 13-18 120-150 3 备 注 5.1.3 农路

布局合理,顺直通畅。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并进行硬化,保证晴雨天通畅,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5.1.4 林业措施

1、因地制宜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因地制宜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

2、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按照适时、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树造林,长度应达到适宜植树长度的98%。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

精品文档可编辑此基础上调整作物布局,重点发展节水型灌溉,扩大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通过治理,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项目区达到农田标准化、种植良种化、主干路硬化、产出高效益的目标。4.2工程布局4.2.1水利工程1、除涝工程项目区本着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高低分开、分片控制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emgh19lty3sk4u09qt56trx0171wu00ev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