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A卷)
(3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用玉米做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选A。用于杂交实验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是先杂交再测交或先杂交再自交,子二代出现1∶1或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纯合子,则可以用自交或者测交的方法来验证,A项对实验结论影响不大。显隐性性状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不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
2.(2017·全国卷Ⅱ)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140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信息:“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 (2)解题思路:根据F2分离比之和→判断F1的基因型→结合选项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意可知,决定黄毛色的基因型为aa_ _ _ _或A_ _ _D_,决定黑毛色的基因型为A_B_dd,且黑色个体在F2中所占比例为9
÷(52+3+9)=9/64=3/4×3/4×1/4,可以推测出F1基因型为AaBbDd(黄色),再根据亲本为两个纯合的黄色品种以及黄色品种的基因型,可推出杂交亲本的组合可能为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因此D项正确。
3.(2017·济南二模)三叶草的野生型能产生氰酸。用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无法判断 ( )
杂交 突变株1× 能产生氰酸 野生型 突变株2× 无法产生氰酸 野生型 突变株1× 无法产生氰酸 突变株2 A.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 B.突变株1是隐性突变纯合子 C.突变株2的突变基因催化氰酸合成 D.不足以推测两品系突变基因的功能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根据突变株1×突变株2的实验结果判断遵循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突变株1×突变株2的实验结果判断有氰酸类型的基因组成。
(3)根据突变株1×野生型、突变株2×野生型判断突变株1和突变株2的基因型。 【解析】选C。突变株1×突变株2杂交后代无法产生氰酸,并且自交后代无法产生氰酸与能产生氰酸的比例为13∶3,因此可推测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突变株1×野生型,后代能产生氰酸,并且F1自交后代无法产生氰酸与能产生氰酸的比例约为1∶3,因此可推测突变株1是隐性突变纯合子,B正确;突变株2×野生型,后代无法产生氰酸,并且F1自交后代无法产生氰酸与能产生氰酸的比例约为3∶1,因此可推测突变株2的突变基因抑制氰酸合成,C错误;根据实验数据,不足以推测两品系突变基因的功能,D正确。
4.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
300能产生氰酸 452能产生氰酸 1 300无法产生氰酸, 780能产生氰酸 1 324无法产生氰酸, F1 F2 240无法产生氰酸, 的是 (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解题指导】关键知识: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的显性和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解析】选B。A项,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故错误;B项,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必定有一个色盲基因来自父亲,故父亲一定患色盲,故正确;C项,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故错误;D项,白化病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会表现出来,具有隔代遗传特点,故错误。
5.(2017·广州二模)下列叙述中,甲与乙的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甲 生物的基因型相同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乙 表现型一定相同 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定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解析】选C。生物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为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C正确;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
6.(2017·深圳二模)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父母正常,子女患病,是因为致病基因自由组合 B.21三体综合征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
C.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等手段,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D.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解析】选A。父母正常,子女患病,可能是因为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A错误;21三体综合征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患者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有3条,B正确;产前诊断可确定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2.7A专题7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专题能力提升练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