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观
——对《文化模式》的解析
露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一生致力于原始文化的研究。她的作品《文化模式》在 1935 年问世,通过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对当时社会人类学新的研究方法,即人们试着研究人类不同文化特性之间的联系,以改变那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证据,缺乏不同文化之间的自然联系的方法不足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本尼迪克特主张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文化应该有不同的文化模式,而文化之间可以通过交流、交融而达到相互理解和整合,她的理论观点是对她导师博厄斯理论的推广和延伸,在当时主张种族主义的西方社会难能可贵。她开创性的把心理学引入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并提出文化模式理论。
在本书中,本尼迪克特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首先阐明对习俗和文化的基本观点,随后她通过田野工作,为读者把三种风格迥异的印第安部落鲜活地展示出来,最后全书又回归主题——不同文化的整合以及对不适应个体的宽容。
一、文化模式的界定
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它是由各种文化特质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化模式具有内在整体性。文化模式化使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且文化整体产生一个各部分的独特安排和相互关系的结果。文化超越了它们的特质的总和。这就是文化的模式化。它产生
于一个民族中广大成员的长期实践与创造,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文化模式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生活历练,通过社会化的途径世代延续而结构化或形式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模式就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共同遵循的风俗习惯,使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
可是,以往的人类学“投入了对文化特质的分析,而没有致力于研究已形成为整体的文化”①。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等早期文化人类学基本着眼于具体的文化特质——比如巫术、图腾、常识、仪式等,即使涉及到文化总体也基本上是笼统地把各种文化特质简单地总和一下,由此而探讨文化的进化传播变迁等。文化模式没有停留具体文化特质的一般功能分析,也没有笼统地谈论文化整体的演进和发展机制,而是深入揭示各种文化特质的本质关联,从而揭示出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由各种文化特质整合的共同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的具体内容纷繁复杂,大体说来,每一种文化模式都包含微观维度和宏观维度。微观维度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如风俗习惯、服饰等方面;宏观维度表现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等方面。以往我们习惯于从长时段、大跨度的宏观视野去着眼大结构、大过程、大比较,往往忽视个人与小群体的日常生活部分。其实人们的衣食住行、人际交往、职业与劳动、生死爱憎、焦虑憧憬、家庭关系等行为,也处处体现着一种文化模式的影响力。可以说,微观维度与宏观维度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谁也无法替代对方的。
①
荀明俐《文化模式理论的解释力研究——读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学术交流》2008年第9期。
二、不同的文化选择造就了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杯子,一只陶杯,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印第安首领拉蒙的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文化选择与文化差异之间紧密的关系。本尼迪克特对比了在北美中部印第安人、澳大利亚部落、东非湖泊南迪人的成人仪式,即男孩、女孩性成熟仪式,以及社会对待成人仪式的方法和态度,深刻的说明了,同一种文化在不同的种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表达形式,也就是文化差异。这是由于不同文化主体对文化的不同选择造成的。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一种分布极广的特性可能渗透着一个部落所持的宗教信仰,而且作为他们的宗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发挥作用。而在另一个地方,它也许完全是一个经济交流”,这是不同部落对“特性”的不同选择。如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凯利印第安人中,把女孩的性成熟当成一种会带来凶兆的邪气,令人感到恐惧,在行经期初的三四年里,这些女孩被隔离到一个远离人烟的茅屋,避免被人撞见。而在北美西部印第安人“阿帕切人”的眼中,性成熟的少女是神明,受宠倍至,在少女面前跪拜,接受他们的抚摸是荣幸之至的事情。在南美,成熟意味着战争,而在澳大利亚,成熟意味着参加一种男性独有的祭礼,在举行祭礼的时候,女性是不能参加和观看的。
读到这些,作者以人类学家的视角告诉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是其他民族和社会所没有的。这些差异,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面对很多经验或体验的
选择时,做出不同选择,使文化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才有纷繁复杂的文化差异。所以,不同的民族和社会由于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
本尼迪克特提出了“由选择而造成文化差异”的论点。她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形成都在其所面对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选择,都与其生存和发展相适应。每个民族,面对无数可以选择的人类行为,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之生死、青春期以及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变成风俗、礼仪,从而结合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因此,差别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那种必然差别,而是社会选择的结果。
三、文化模式理论中折射的文化
从社会群体与文化模式的关系的角度来看,文化的特质是社会群体精神。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任何文明的文化模式都利用了一种潜在的人类目的和动机大弧的一定的断面······任何文化都利用了某些选择过的物质技术或文化特质。一切人类行为分布的这个大弧,
②
因而任何文化都只能利用其中重要的部分”。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中的
群体精神,是由一定社会群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构成的。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文化在本质上是趋于整合的,各种文化特质形成一种具有内在统一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把每一个个体的行为都包容于文化整体
②
荀明俐《文化模式理论的解释力研究——读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学术交流》2008年第9期。
中,并赋予他们以意义。也就是说一定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是通过该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他们在共同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所生产的精神产品,是该社会群体精神的直接的表现形式。她还指出,“每一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在对这些目的服从过程中,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着它的经验,并且与这些内驱力的紧迫性相适应,行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所以,一定社会群体所建立的各种行为规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体制,则是该社会群体文化的整合和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作为社会群体精神的每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只是文化整合后的文化特质的不同形式。只有蕴含在这些具体文化形式中的,作为该社会群体内部所有成员共同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才是文化的内容。“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存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③多布人,阻尼人,夸库特耳人的文化以及东亚日本的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都是他们的群体精神。这种群体精神就彰显了文化的本质,而文化本质又内置于文化模式之中。
从现实生活与文化模式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现实生活的产物。文化模式的形成就如同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在历史的进程中,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人类在社会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具有很强的可
③
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