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医学
专业介绍
民族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大多数西方学者主要使用医学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民族医学。医学人类学的方法包括参与性观察、关键人物访谈、焦点群体访谈、社区调查、问卷及口传习俗内容分析等。在中国范围内包括蒙医、汉医(日常生活中我们称之为中医)、藏医、苗医、维医、壮医、瑶医等。
民族医学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一级学科中医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该学科是研究各民族的传统医学理论、治疗方法和保健习俗的学科广义的民族医学可称为民学是指各民族中存在的有别于正统西方医学的一切非正统的医学理论、治疗方法和保健习俗。
关于民族医学的研究注重从当地的气候、土壤、植物地理学、动物分布特征,当地居民的世界观和社会文化习俗等不同角度分析当地居民的医学理论、治疗方法和保健习俗。在不同的世界观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对健康和不舒服有不同的看法。医学是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一个亚体系,我们要从文化体系的整个框架去分析民族医学这个亚体系中的各种要素,才能对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独特的解剖、生理、生物知识,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知识,以及什么是正常,什么是有病的认识有深入的了解。
二、就业
就业前景
近年来,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相继被纳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多项国家重要战略规划,尤其《中医药法》的出台,使民族医药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占边境线的约70%。所谓民族医药就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大致分为三类:
1、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专著,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已形成完备的医药理论体系:如藏、蒙古、维吾尔、傣族医药学;
2、具有医药文献或专著,也有丰富的诊疗技术与药物应用经验,但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如壮、苗、彝、侗、土家、朝鲜、畲族等民族医药;
3、有医疗技术和药物实践经验,但无文字史料记载,仅以言传身授在本民族世代传承,还有一些民族沿用中(汉)医药的理论,在用药方面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如水、布依、鄂伦春、白族等民族医药。
据2016年6月出版的中国首部民族用药辞书《中国民族药辞典》确认,当前全国少数民族使用药物的总数为7736种,其中植物药7022种、动物药551种、矿物药163种,涉及53个少数民族。由此可见民族医药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直接影响了民族医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医药卫生影响很大。近几年、大城市、大医院对中医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似乎呈现出饱和的趋势,而毕业生的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以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有所下降,面临就业难的局面,而新兴的健康产业则为中医药人才提供了大量现实的或潜在的就业机会,而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一向迫切。其收
入情况因人而异,但从总体上看,还是较高的。
下面是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准,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
目前来说,民族医学的薪资待遇也就中等水平,刚毕业5000左右薪资,但是有几点是大家必须知道的:
1、作为医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水平和收入是直接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