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会懂得道理。
7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7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译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和做法回应对方。
7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7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7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国志》
【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8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志》
【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8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
【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8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译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8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8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
【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8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会被打开。
8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译文】人生大学问的宗旨,就在于发扬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之后就能有多收获。任何事情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8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8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
【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8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9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9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9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 93.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答宾戏》
【译文】
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9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太傅箴》
【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9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实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96.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9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文】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9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文】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9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文】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00.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曾国藩
【译文】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