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I= TMQ ?SC?60/TPS=3?10?60/30=60(人)
此时的安检柜台前各队列最大队列长度之和为60人,平均每队列6人。
2、安检通道结构设计
安检通道结构设计问题包括验证窗与安检通道数之间的关系,验证窗与安检通道的位置关系,开箱台与安检通道数之间的关系,开箱台与安检通道的位置关系,通道的长度和宽度,相邻通道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排或交错)以及每通道安检人员的配备等。
作为运行规划,我们只讨论验证窗、开箱台和安检人员配置问题,关于安检通道的长度和宽度及相邻通道的位置关系设计可参考有关设计标准。
验证时间通常为2-3秒钟/人,安检时间15-20秒钟/人,因此每验证窗可以配合5-7个通道。由于一个验证窗配合几个通道,而且验证员要根据安检的速度放进旅客,所以位置不可离得太远,也不可太近,一般以3-5米比较合适。
开箱检查是影响安检速度的重要原因,如果位置设置不恰当,还将影响其他旅客正常安检。如果每通道设置一个开箱台,一是浪费航站楼空间,二是开箱时与其他旅客发生干涉,影响安检效率。可根据每通道安检速率、开箱率和开箱检查的平均时间来确定开箱台的设置。设安检速率为v,开箱率为η,开箱检查的平均时间为Ts,那么每安检通道所需开箱检查员人员数Cs为
Cs??vTs (3-20)
正常安检速率为3人/分钟,开箱率为6%,开箱检查时间为1.5分钟,那么每通道需要开箱检查员数为Cs=0.06×3×1.5=0.27,可见平均每3个通道安排一位开箱检查员即可,这样开箱台可以专门另设,不与安检通道混杂在一起。
只要空间允许,通常X-光机后台长一些可以给旅客更多的取行李空间。由于人身检查比行李检查慢,有时旅客随身携带两件甚至更多行李(2008年4月国家民航局规定每旅客只能随身携带一件行李),将引起后台行李堆积,造成拥挤,因此后台长一些有利旅客疏散。
3、安检-值机协调规划
安检-值机协调规划是指在掌握了安检通道数与值机柜台数之间动态关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安检的开放通道数。协调规划的依据是出港航班计划和机型分布。具体步骤是:
1)根据平均客座率和机型座位数,计算各航班期望旅客数;
2)给出一天的出港旅客数分布,按照旅客分布将一天划分为若干时段;
3)计算每时段的旅客平均到达率,按式(3-2)和(3-16)分别计算每时段需要开放的值机柜台数和安检通道数;
4)根据旅客到达分布,值机旅客高峰比航班出发高峰应早到1.5小时,安检旅客高峰一般比值机高峰晚10分钟左右。因此第3)步计算的高峰时段的值机柜台数比航班计划应提前1个半小时,安检高峰开放通道数比航班计划应提前1小时20分钟。
例3-5 表3-10的第1行给出了根据航班计划划分的时段,每天有三个高峰时段;第2行给出了根据航班计划和机型计算出的各时段内期望到港旅客数,第3行给出了各时段允许最大旅客排队时间(分钟)。已知平均每旅客值机时间为2分钟,安检速率为3人/分钟,并假设各时段商务旅客占15%,此时商务旅客占用柜台数按经济舱旅客柜台数的20%计算。试计算各时段应开放柜台数和安检通道数。
表3-10 安检与值机协调动态规划
时段 旅客数 TMQ X CIY CI SC 7-9 1500 15 319 24 29 5 9-10 2400 20 1020 75 90 14 10-12 2600 12 553 43 52 8 12-14 4500 20 956 70 84 10 14-16 2000 12 425 33 40 6 16-18 5000 20 1063 78 94 15 18-23 4000 12 340 26 31 5 解:半小时旅客数X等于表3-10的第2行的旅客数除以时段小时数再除以2,并乘以0.85得到,结果见表3-10的第4行,经济舱旅客值机柜台总数用式(3-3)计算,结果见表3-10第4行,值机柜台总数用式(3-4)计算,结果见表3-10第5行,安检通道数用式(3-18)计算,结果见表3-10的最后一行。注意安检高峰小时一般比值机柜台迟10分钟。
按照表3-10安排服务设施的开放,可使安检与值机之间动态地保持协调一致。表3-10也可用于服务人员排班,在表3-10的基础上,根据每服务实施需配服务员数即可获得每时段需要人员总数,再根据值班制度,以人员总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后即得排班计划。具体方法请参见本书第六章中有关人员排班的内容。
三、离港边防检查
边防检查是国际旅客离港手续中的重要环节。离港旅客边检柜台数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与安检通道数的计算相似,可采用IATA推荐的方法,具体步骤和公式如下:
第一步 计算值机手续结束后的高峰10分钟内的旅客流量(IM)
IM=CIY?(1+J%)?600/TP
其中,CIY为经济舱值机柜台数量,J为商务舱旅客数量,TP为值机服务时间。
第二步 计算边检手续办理柜台数量(PCO)
PCO=IM?TPO/600= CIY?(1+J %)? TPO/ TP (3-21)
其中,TPO为出港旅客平均边检时间。
第三步 计算边检区最大队列长度
MQI=TMQ?PCO?60/TPO (3-22)
其中,TMQ是最大排队时间。
例3-6 已知条件同例3-1,又已知平均边检服务时间为15秒。试计算边检柜台数量和最大排队时间为5分钟的最大队列长度。
解:根据上述计算步骤有:
第一步 计算值机手续结束后的高峰10分钟内的旅客流量(IM)
IM=39?(1+0.15)?600/150=180(人)。(此公式错误)
=CIY?(1+J %)?600/TP=45?1.15?600/150=207(人)。
第二步 计算边检手续办理柜台数量(PCD) 由于TPO=15秒,所以
PCO=180(207)?15/600=4.5(5.175)=5(6)(个)。
第三步 最大排队时间为5分钟时的最大队列长度
MQO=TMQ?PCO?60/TPO=5?5(6)?60/15=100(120)(人)
即此时的最大旅客排队长度为100(120)人,平均每边检柜台20人。
四、进港边防检查
因为进港航班的到达会突然涌入大量到港旅客,所以进港边防检查不同于离港部分。这里也介绍两种计算方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1、 IATA方法
X=(PHP ×#doors used to exit the aircrafts)÷100 PHP:Terminating peak hour passengers. S: Intermediate result. MQT:Maximum queuing time.
第一步 根据IATA给定的标准曲线确定最大排队时间下的边检通道数参考值S。首先计算
X=高峰小时旅客人数?旅客下机的出口数量/100
然后根据X查标准曲线得出S值,标准曲线如图3-20所示。
第二步 计算边检手续办理柜台数量
PCI=S?TPI/20 (请问此处的
(3-23)
其中,TPI是平均边检时间。
第三步 计算单队列最大排队长度
20是什么意思呢?)
MQI= TMQ?PCI?60/TPI (3-24)
其中,TMQ是标准规定最大排队时间。
40363228MQT 5 minMQT 10 minS2420161284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MQT 20 minMQT 30 min2000X图3-20 不同最大排队时间下的X与S的标准参考曲线
2、简易计算方法
第一步 首先根据高峰小时到港旅客数,计算平均每分钟到港旅客数
X=高峰小时旅客人数/60。
第二步 计算边检手续办理柜台数量
PCI?XTPI(TMQ?TPI)TMQ。 (3-25)
第三步 计算边检区最大排队长度
MQI=TMQ ?PCI?60/TPI。 (3-26)
例3-7 已知高峰小时内进港旅客数为2400人,总航班数为12架次,边防平均服务时间为30秒,由于12架飞机中有一架宽体客机,一架宽体客机需2个出口,其他飞机每架一个出口,故总共需13个飞机出口。试计算进港旅客边防检查柜台数和最大排队时间为10分钟时的最长队列。
解:首先采用IATA方法
第一步 根据IATA给定的标准曲线(图3-20)确定最大排队时间下的边检通道数参考值S。由于X=2400?13/100=312(人),查图3-20的标准曲线得到S=13。
第二步 计算边检柜台数量(PCI)
PCI=S?PTI/20=13?30/20=19.5=20(个)。 第三步 最大排队时间为10分钟时的最大队列
MQI= TMQ?PCI?60/PTI=10?20?60/30=400(人)
即高峰小时的最大排队人数为400人,平均每边检柜台20人。
下面再考虑简易计算方法:
第一步 计算进港高峰小时平均每分钟到达旅客数
X=2400/60=40(人/分钟)。
第二步 计算进港边检柜台数
PCI=
XTPI(TMQ?TPI)TMQ?40?0.5(10?0.5)。 ?20(个)
10第三步 最大排队时间为10分钟时的最大队列
MQI= TMQ?PCI?60/TPO=10?20?60/30=400(人)
即高峰小时的最大排队人数为400人。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 3-3-3-2 容器的容量设计
航站楼的容器包括候机厅、行李认领厅、到达大厅。 一、候机厅的容量设计
候机厅的容量主要是指可供有座位旅客人数和无座位旅客人数的面积之和,它与航班的客座率有较大关系。按照IATA的C级服务标准,候机厅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GHS(m2)=1.7ηX+1.2(1-η)X=(1.2+0.5η)X
其中,X=80%飞机容量,η是有座位旅客的比例(%)。
例3-8 已知飞机容量为420,80%旅客有座位,20%旅客站立,试计算该航班对应候机厅面积。
解:GHS=80%?420?80%?1.7+80%?420?20%?1.2=53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