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人教课标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人教课标版

201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试卷(解析版)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

2011年广东省高职类高考语文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考生普遍反映较为容易,但其中有些题目(如标点符号小题)出得较为偏巧,实际得分较难。客观题考点设置较多元化,在难度不大而阅读量较大(结合理解难度而言,如科技文中就有许多专门术语)的条件下,时间的合理分配是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

大作文“礼物”这一话题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不容易离题;但要出新意更不容易,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名家名作,写过的看过的数不胜数。考生一接这种题目,脑海会有很多想写的,但很难马上从其中找出专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时,一定不能急于下笔,保持求优求胜的心态,要敢于舍弃,特别是舍弃那些容易写又容易流于普遍的东西。从材料中看,“礼物”要能打动心灵,启迪人生,这样一来,成长中任何珍贵的经历(物、人、事)都可以成为人生独特的“礼物”,应当在这一层次上深挖,写出“礼物”对人生的影响,从而写出新意、深意。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赝品 笑靥 笔墨纸砚 狼吞虎咽 B.没落 蓦然 顶礼膜拜 秣马厉兵. ........ C.抉择 咀嚼 大放厥词 群雄角逐 D.皈依 龟裂 循规蹈矩 岿然不动 ........ 【答案】C

【分析】 A项“靥”念yè,其余都念yàn;B项“膜”念mó,其余念mò;

C项全部念jué; D项“龟”念jūn,其余念g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斡旋 互相推诿 望风披靡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B.脉搏 不可思议 不揣冒昧 鹬蚌相争,鱼人得利 C.焦燥 草菅人命 青春永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怠慢 察颜观色 钟灵毓秀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答案】 A

【分析】 B项“鱼”应为“渔”;C项“燥”应为“躁”(但《齐民要术。种栗》有“日出晒,令栗肉焦燥。”故笔者认为本题不够严密,请指正);D项“颜”应为“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话文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 B.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C.27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朱莉娅.吉拉德。 D.《后汉书》记载,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所谓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 【答案】 B

【分析】 A项顿号应该去掉;B项用双引号表示朱自清所描绘的景色,故正确;C项人名该用间隔号,即上下居中的“·”而不是靠下方的句点“.”;D项部分引用,故双引号内最后一个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后面。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用双手重建家园,用双手 未来。千千万万灾区干部群众,迅速从废墟中顽强站立,动手建房,进山修路,以顽强的毅力和 的汗水重建家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在灾区广泛流传的标语,成为灾区干部群众 、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 A.开创 艰难 自力更生 B.开拓 辛劳 团结协作 C.开创 辛劳 自力更生 D.开拓 艰难 团结协作 【答案】 C

【分析】 开创未来,辛劳的汗水,是固定搭配;而用“自力更生”是呼应前面“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句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与上海车展的火爆相反,4月的广州汽车市场迎来了强劲的“倒春寒”。 B.谈起中国文化,留学生汤姆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惊叹不已。

C.如无经验可以借鉴,我们的改革也必须摸着石头过河。等,只会耽误时机。 D.得知获得学校春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的消息,全班同学高兴得个个弹冠相庆。 【答案】 D

【分析】 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都以欣喜的目光打量并倾听着张老师精彩的讲课。 B.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抢救,他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C.有的儿童文学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们爱游戏、爱求知、爱幻想被忽略了。 D.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答案】 B

【分析】 A项,打量与讲课这一搭配不当;C项,在“爱幻想”后加上“的特点”,成分残缺;D项,成分残缺,在“但”后加“他们”。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 用反问表明只要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就可以画出来。

B.看到那张发黄的毕业照,美丽的校园、亲爱的同学、尊敬的老师……又一一浮现在 我的眼前。用夸张抒发了作者对学生时代深切的怀念之情。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现代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用借代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我们的意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用比喻形容“我们”的意志非常坚定。 【答案】 D

【分析】 A项,反问表示否定,表达“不能”画出来的意思;B项,没有使用夸张修辞;C项,这是比喻,不是借代。

8.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多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 ②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会妨碍人才的成长。 ③但是人们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窄。

④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 识的学习。

⑤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每个中学生都应打好基础。

A.①②④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①②③ D.⑤③①④② 【答案】 D

【分析】 须从语句意义及相互间关系整体把握,抓住“但是”“往往”“又往往”等关键关联词。

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l题。

温暖的蓝光 戴维·费尔津 在l9世纪末,特别是在法国,元素铀的性质给原子不可分的观念带来了质疑。享利·贝克瑞尔是持有这种质疑的人之一。他发现铀似乎在发射某种射线,继而决心弄清楚辐射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他从一开始就相信太阳光携带着能量,并能使照相底片感光(当时刚刚发明了摄影术)。贝克瑞尔用厚的黑纸把一张没有曝光的底片包起来,再小心翼翼地把几块晶体铀盐放在黑纸包的上面,因为适逢天气转阴,他决定把实验推迟几天。几天后当他回到暗室打开纸包,却发现底片上的接近铀晶体的位置出现了黑影,其效果就如同发生了曝光一样。这无疑是铀晶体发出的辐射所导致的结果。

在贝克瑞尔的时代,科学家们已经能用测量电流强度的办法来测量各种形式的功率和能量.在巴黎,玛丽亚·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夫妇决定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贝克瑞尔所发现的来自铀的辐射的强度。他们已经了解到,沿着它在空气中传播的轨迹,铀的辐射具有导电的性能。于是他们对一个放置铀样品的金属板充以电荷,然后测试铀的辐射是否能把电荷传递到放置在它的正上方的另一个金属板上。而像金和铜等别的金属是不会具有这种性能的。实验结果显示来自轴的辐射的确能使空气具有导电的能力。

经过仔细、反复地实验,居里夫妇测量出了铀辐射能量的微小变化。这是他们的不朽功绩。接着他们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他们提取铀的原材料是沥青铀矿.考虑到杂质的原因。他们原先估计只能测量到微弱的电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所测量到的电流比以前使用纯铀做实验时得到的电流强度要大得多。对这一现象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在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与铀不同的新元素。它能产生比铀的辐射更强的辐射。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怎样把这种新的未知元素分离出来。

为了把沥青铀矿的成分分离出来。居里夫妇进行了艰苦的工作。他们使用了所有的传统化学方法,包括加热和溶解。在每一个阶段他们都要弄清楚分离出来的物质是什么。他们燃烧这些物质.用衍射方法得到物质的光谱。然后观察在光谱中能得到怎样的夫琅和费线,如果他们发现了全新的光谱图样,就进而分析这是不是新元素的光谱,实际上,他们在沥青铀矿中发现了除铀以外的两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一种是钋,另一种是镭。

第二种元素镭几乎是人皆尽知而且难忘的。在化学中它具有无可怀疑的重要性,居里夫妇计算出了它的原子量,正好填补了门捷列夫留下的未知元素造成的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一个空缺位置。它也受到了一般公众的关注,即使是最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也很容易理解镭的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后里夫妇分离出了少量纯净的镭,它在夜间的实验室中闪闪发光。这种美丽的蓝色光被认为是有益的和奇妙的光芒。是一种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和用作装饰的关好的光芒。有一位在巴黎女神游乐厅表演的女舞蹈演员。甚至请求居里夫妇给她提供一件覆盖

着镭的舞服.好让她在黑暗中翩翩起舞。当时还没有认识|到镭的放射性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居里夫妇二人的去世都被证实是与他们暴露在镭的辐射之中有关。不管怎样,从镭的原子中辐射出来数量客观的能量是千真万确的,这能量所携带的热和光使当时许许多多的人(包括一些科学家)着迷和倾倒。

(选自《霍金的宇宙》,有删改)

9.关于镭的发现过程,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贝克瑞尔发现没有曝光的底片被铀盐感光了。

B.居里夫妇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量铀辐射能量的微小变化。 C.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只留下镭这个未知元素的空缺。 D.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铀、钋和镭。 【答案】 C

【分析】 原文是“正好填补了……一个空缺位置”,并没有指出是“唯一”。 10.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 A.在实验中,居里夫妇从辐射能量的变大,推测铀矿中可能含有新元素。 B.居里夫妇分离出了少量纯净的镭,用作实验室的照明。

C.镭的蓝光在当时被认为是可以治病的,还具有某种装饰作用。

D.镭的辐射损害了居里夫妇的健康,可见当时的科学家对辐射的危害认识不足。 【答案】 B

【分析】 原文是“在夜间的实验室中闪闪发光”,并不是说用于照明。 11.下列对标题“温暖的蓝光”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镭能够放出电光。 B.镭具有辐射能量的特征。

C.镭的发现给科学界带来鼓舞与振奋。 D.镭的发现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期待。 【答案】 A

【分析】 原文侧重指出镭元素发现的价值与意义,故从物理性状上说其“放出电光”既不符合事实,更不会是拟定标题的本意。

三、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4题。

雨 后 裘万顷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

新香浮,余润溢潺缓。 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 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注】①:稻摇摆的样子。

1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开篇点题。“事”为后文写农事张本,“妍”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新香浮,余润溢潺缓”,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农村丰收的场景。 C.“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对仗工整,生动地描绘出了农村劳作的图景。 D.“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直抒胸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答案】B

【分析】此两句并没有从“听觉”上加以描写。 13.下列说法不符合这首诗的一项是 ( )(3分) ...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B.此诗迥异于一般写秋作品的悲凉格调。 C.这首诗通篇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D.此诗的韵脚是“妍”“缓”“边”“年”。

【答案】C

【分析】首联、尾联均不是描写,故不存在“白描”一说。 1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通过描写秋天雨后天晴稻香阵阵、溪水潺潺的美丽田园风光和男耕女织的劳动场景,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以及赶上连年丰收的庆幸与喜悦之情。

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久居,倘若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目与蒙会,又辱之。蒙大怒,引刀刺吏,出走,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孙权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年四十二,卒于内殿。权哀痛甚,为之降乐减膳。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頼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

(选自《文史英华·纪传卷》,有删改) )(3分)

侮辱

保护

【注】①承间为言:趁适当时候为吕蒙说话。 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数讨山越 乞讨 B.又辱之 ..C.策召见奇之 .

奇怪

D.所以治护者万方 .

【答案】 B

【分析】 A项,征讨;C项,以之为奇,觉得很惊奇;D项,护理。 16.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判断句。B.“归以告蒙母”,省略句。

C.“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反问句。 D.“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被动句。 【答案】D

【分析】D项吏因蒙年少而轻视他,不存在被动。

1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吕蒙出身贫寒,曾寄人篱下,因行窃被母亲痛打。 B.吕蒙年少时就表现出勇敢、有主见的个性品质。 C.吕蒙成为太守后,不贪图金钱,清廉奉公。

D.文章写孙权对吕蒙的关心,表现了吕蒙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 【答案】A

【分析】 他并没有行窃,也没有被母亲责打。

18.把文中画直线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人教课标版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人教课标版201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整理制作:青峰弦月2011年广东省高职类高考语文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考生普遍反映较为容易,但其中有些题目(如标点符号小题)出得较为偏巧,实际得分较难。客观题考点设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eetr5ptj62i4cx3q5al1oirv327wf00pk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