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免疫性病变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进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免疫性病变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进展

乔维洲 综述,孙福伯△审校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34)023 【总页数】3

【关键词】肠道菌群; 过敏性疾病; 特应性皮炎; 益生菌

肠道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为密切的部位,是部分肠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肠上皮细胞不仅主宰人体的消化及吸收,而且在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耐受中起了重要作用。肠道有大量的淋巴组织,肠道内壁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淋巴组织总量占整个肠道的25%。人和动物体内存在着一套从最高级神经到免疫细胞的复杂网络系统——神经-内分泌-代谢-微生态-免疫交叉网络。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其整体状态的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及平衡与否与免疫功能的强弱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免疫功能的强弱又受到肠道微生态的直接影响。

1 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易感性

有关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出了几种假说,其中“卫生假说”获得最大重视,“卫生假说”是指儿童早期缺乏对传染性病原体、共生微生物(如肠道菌群或益生菌)和寄生虫的暴露从而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自然发育增加了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1]。这一假说解释了儿童早期通过接触一些不卫生的物体引起感染能够防止过敏性疾病的产生。之后,引入Th1/Th2模式,由于缺乏幼期感染使Th1免疫应答降低,从而改变了Th1/Th2的平衡,导致过多的Th2应答,产生过敏性疾病。随后,这一假说被进一步修正,即在婴儿期,肠道定植模式的改变以及过度卫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增加过敏普遍性的最重要原因,尤

其是过度卫生,能引起调节性T细胞活性的降低,导致Th1过反应以及Th2应答,这是由过敏性疾病潜在机制造成的[2]。

由“卫生假说”可知,一个人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受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微生物组”一词由Joshua Lederberg提出的,他认为居住于人体的微生物应成为人体基因组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对人体生理上的影响,以及人体所含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3-4]。为了解微生物组(全体微生物)以及影响微生物组分的分布和进化的因素,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开始启动。HMP旨在识别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微生物[5-7]。通过调查40例乡村居民和40例城市居民的粪便标本,经宏基因组学分析,研究者发现这2个群体肠道菌群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乡村居民肠道中嗜酸乳杆菌含量是城市居民的3~5倍。嗜酸乳杆菌代谢乳酸,获得维生素K,是血液凝固的辅助因子并对维持骨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嗜酸乳杆菌也有助于胆汁中氨基酸的再循环,并使体内胆固醇水平正常化。这一现象可能归因于压力水平以及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空气、水、人们的寿命及健康水平。最重要的是有益的微生物分布主要基于所食用的食物类型。微生物组对其他疾病的潜在作用如下。

2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可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由遗传、环境因素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介导的复杂免疫性应答。相对于农村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家城市中特应性皮炎发生的增加尤为显著,这表明了存在于过敏性免疫疾病中的“卫生假说”。“卫生假说”已经引起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也饱受争议。长期使用皮质醇治疗特应性皮炎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或生长抑制。许多研究集中于研发能代替皮质醇的药物以预防和治疗特应性皮炎。最近的研究也致力

于肠道菌群的异常调节与包括特应性皮炎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联系[8]。人们利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继而影响由超敏反应引起的免疫应答。

研究表明,人体共生细菌中肠道菌群的组成在过敏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比较患有特应性疾病和非特应性疾病婴儿的肠道菌群,发现具有显著差别。非特应性疾病婴儿肠道中含有更多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而特应性疾病婴儿肠道中却含有较多的梭状芽孢杆菌。然而,仍有一些研究表明二者无明显差异[9]。儿童期,肠道菌群在特应性疾病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10]。除了观察双歧杆菌在质上的差异,在量上引起的差异也得到关注。存在于特应性疾病婴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在体外能诱导高水平的前炎症因子分泌,而非特应性疾病婴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却能诱导更多的抗炎症因子分泌。除了不同的分泌能力,与肠黏膜黏附力的差异通过肠道相关的淋巴样组织(GALT)使免疫系统的刺激发生改变[11]。

3 肥 胖

肥胖与两大优势菌门相对丰度的改变有关,即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与瘦者相比,肥胖者肠道中拟杆菌门的相对比例下降而厚壁菌门增多。肥胖者肠道微生物组具有较强地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的能力,且分别将肥胖小鼠和瘦小鼠肠道中的细菌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在相同饮食的情况下,移植肥胖小鼠细菌的小鼠体内脂肪含量显著升高[12-14]。

4 1型糖尿病

宏基因组学揭示儿童期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密切联系。1型糖尿病患儿肠道中卵形拟杆菌的比例上升,而健康儿童肠道中厚壁菌门增加[15],揭示了肠道菌群参与了肥胖、1型糖尿病和特异性皮炎的病理反应过

免疫性病变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进展

免疫性病变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进展乔维洲综述,孙福伯△审校【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34)023【总页数】3【关键词】肠道菌群;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益生菌肠道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为密切的部位,是部分肠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肠上皮细胞不仅主宰人体的消化及吸收,而且在机体免疫防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ebug409py0fvam2gyzr6h1tx45d76007o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