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考试重点备课讲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

版考试重点

1. 造血: 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 造血器官。

2. 胚胎期造血分为: 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 :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 3. 髓外造血( EH ):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 2 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 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 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4. 造血微环境( HIM ): 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 胞生存的场所。

5. 造血干细胞( HSC): 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 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6. CFU-S:能形成脾结节的干细胞称脾集落形成单位。

7. 造血祖细胞( HPC): 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 性、增殖性细胞群。也称为造血定向干细胞。

8. 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 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的 共性,可在不同环境中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9. 细胞凋亡: 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 的有序死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0. 无效造血: 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原位溶血”,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快被破 坏,称无效造血。

11. 原始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20 微米,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约 占细胞的 2/3,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染淡紫红色,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纱,无浓集,核膜较模糊,核 仁 2-5 个,较小,清楚,胞质量少,呈水粉画蓝色,绕于核周,一般无颗粒。

12早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2-25 微米,比原始粒细胞大,园形或椭园形。胞核大,圆形或椭圆形,居 中或偏位 ,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比原始粒细胞粗糙,核仁清晰可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 蓝、蓝或深

蓝色,有时在核凹陷处可见淡染或无色区域称初浆。胞质内含有大小、形态、多少不一的 紫红色非特异性颗粒,分布不均。

14. 中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20 微米,圆形。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可能出现凹陷,其核凹陷程 度与假设圆形和直径之比常小于 1/2,核常偏于一侧,占细胞的 2/3-1/2,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消 失。胞质量多,染淡红偏淡蓝色,浆内含中等量细小、大小较一致分布密集的特异性颗粒,呈淡红色 或淡紫红色,常在近核处先出现。特异性颗粒和非特异性颗粒可同时存在。 15.

晚幼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16 微

米,圆形。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但其核凹现程 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或核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为

1/2~3/4,核常偏于一侧,核染色

质粗糙,呈小块状,排列更紧密,出现副染色质,核仁消失。胞质量多,充满特异性颗粒 16.

杆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15 微米,

圆形 ,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横径最窄处大 于最宽处的1/3以上,形态弯曲呈带状、粗细均匀,也可见核呈

状,核两端钝圆 ,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充满特异性颗粒

17. 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直径 10-14微米,圆形,胞核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或 原始粒细胞者虽未断开,但有明显的切迹,核常分 2-5个叶,核染色质浓集或呈较多小块,胞质量较 多,充满特异性颗粒。

18. 原始红细胞: 胞体直径 15-25微米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 。胞核圆形或椭圆 形,占细胞直径的 4/5,居中或略偏位 ,染色质呈颗粒状,较原始粒细胞粗而密 ,核仁 1-3个,大小不 一,边界不清 。 胞浆量少,绕于核周,呈深蓝色浓稠不透明,有油画蓝感,近核周围染色较淡,称核周 带,呈鱼肚白色。

19. 早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 15-20微米,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可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 ,胞核圆形或椭圆 形,占细胞直径的 2/3以上,居中或略偏位 ,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的小块 ,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质量

S”、”U”、”E”型,核染色质粗糙呈块

较多,呈深蓝色浓稠不透明,其蓝色较原始红细胞深,有油画蓝感,近核周围染色较淡,称核周带, 呈鱼肚白色。

或团块状 ,核染色质呈紫红色,副染色质明显,有碎墨样感,核仁消失 。核质量多,胞浆内血红蛋白 生成逐渐增多,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由于血红蛋白量的不同,胞浆呈嗜多色性。

21.晚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 7-10微米,圆形 ,胞核圆形,占细胞的 1/2 以下,居中或偏位 ,核染色质聚 集成数个紫黑色团块或凝缩成炭块。胞浆量多,呈浅灰色或浅红色。

22..网织红细胞 为晚幼红细胞刚脱核向成熟红细胞过渡的中间分化阶段,仍属未成熟红细胞,用煌焦油 蓝做活体染色时,可在细胞内看到网状、线状、颗粒状网织结构 23. 红细胞 平均直径为 7.2微米,呈双凹圆盘状,无核

24. 原始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 14-25 微米,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伪足 ,胞核较大,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纤细疏松,交织呈丝网状,结构不清晰,有起伏不平感、薄而无厚实感, 瑞氏染色呈淡紫红色,核膜不清 ,核仁 1-3 个(多为一个),较大、清楚 。胞浆丰富,呈淡蓝或灰蓝 色,不透明,似毛玻璃状,边缘轮廓不大清楚

25. 幼稚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 15-25 微米,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比原始单核细胞偏大 ,胞核圆形或不 规则形,呈折叠扭曲状,有凹陷或切迹 ,核染色质较原始单核细胞粗糙,呈粗丝条状,排列成疏松网 状,有凹凸起伏不平感,瑞氏染色呈紫红色,核膜不清 ,核仁模糊或消失 。 胞浆丰富,呈淡蓝或灰蓝 色,不透明,似毛玻璃状,边缘轮廓不大清楚,浆内可见粉尘样细小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

26. 单核细胞: 胞体直径 12-20 微米,圆形或不规则形,但常可见钝伪足 ,胞核形态不规则,常呈肾 形、马蹄形、S”形、分叶形、笔架形并有明显的扭曲折叠,核染色质较幼稚单核细胞粗糙,疏松呈丝 网状或索条状,核染色质由内向外浓缩,瑞氏染色呈紫红色,核浆界限不清 ,核仁消失 。 胞浆量多, 染灰蓝色或淡粉红色,半透明如毛玻璃样,边缘轮廓不大清楚,浆内可见更多细小分散均匀的灰尘样 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有时偶见空泡

27. 总结该系统鉴别要点:

1、 原始单核细胞:胞浆灰蓝色,有核仁,大而不规则,核染色质呈纤细网状;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考试重点备课讲稿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考试重点1.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2.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3.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e7as4lam05s23r4b01m9s4tl8lgyq00e1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