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 江 月 辛弃疾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① , 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注释】①楼台鼎鼐:楼台指相府,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将士,表达出对朝廷力量的肯定。 B. 诗人化用孟子的名言,指出只要南宋上下齐心,共同抗敌,北伐是可行的。 C. 下片写诗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却依然对北伐的大好前景充满信心。 D. 本词语言晓畅,运用很多口语化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增加了词的魅力。

(2)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案】 (1)C

(2)本词上片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下片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代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 “元嘉草草”三句诗人借元嘉帝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的故事,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不要冒进。

【解析】【分析】(1)C项“下片写诗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表述错误。下片先写今日治国,再写明年胜利在握,表达了对北伐大好前景充满信心。故选C。

(2)本题要求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本诗中根据上片“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可知上片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根据下片“此日楼台鼎鼐①,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可知下片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代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而“元嘉草草”三句诗人借元嘉帝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的故事,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不要冒进。 故答案为:⑴C;

⑵ 本词上片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下片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代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 “元嘉草草”三句诗人借元嘉帝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的故事,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不要冒进。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

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藤山下闻猿

韦庄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①。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注释】①巴蜀三峡间有谚语“猿鸣三声泪沾裳”。 (1) 简要赏析颔联“便能”“何必”两词的表达效果。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便能:承接首联“吊旅情”,写猿声一入耳就能引发百种恨。何必:不必等待三声猿鸣就让人断肠,加强反问语气,突出哀愁之深。

(2)羁旅漂泊的哀伤、寂寞;对年少轻狂的悔恨;壮年一事无成的伤感。

【解析】【分析】(1)本题中,“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的意思是:一入耳就能引发百种恨便能,不必等待三声猿鸣就让人断肠。其中,“便能”与上联中“吊旅情”相呼应,写出了袁鸣引起的情思。“何必”一词突出了这种哀愁之情的深重,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本题中,前两联“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写诗人羁旅在外,哀伤、寂寞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一句,突出了诗人对年少轻狂的悔恨以及壮年一事无成的伤感。全诗沉浸着诗人悲伤的情怀。

故答案为:⑴便能:承接首联“吊旅情”,写猿声一入耳就能引发百种恨。何必:不必等待三声猿鸣就让人断肠,加强反问语气,突出哀愁之深。

⑵羁旅漂泊的哀伤、寂寞;对年少轻狂的悔恨;壮年一事无成的伤感。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诗歌重点字意思的能力。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

⑵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柳秀才往连州①看弟

马戴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释】①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1)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联系全诗,概括“客愁”的原因。

【答案】 (1)①选取典型景物(意象):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景物(意象);②视听结合:“雨”“云”“蒹葭”“星月”是视觉形象,“猿”指猿啼,是听觉形象;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愁苦之情寓于萧瑟清冷的景物之中。 (2)弟弟遭贬;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惜别友人。

【解析】【分析】(1) “列举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景物(意象);写景角度,“雨”“云”“蒹葭”“星月”是视觉形象,“猿”指猿啼,是听觉形象;结合文本分析写景的作用,即从景与情的关系等方面作答。

(2)此题概括“愁”的原因,根据诗中“有弟谪连州”可知弟弟遭贬;“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可知路途遥远;“蒹葭、广泽、星月、寒流”可知路途艰难;题目“送柳秀才往连州①看弟”“客愁”可知,惜别友人。

故答案为:⑴①选取典型景物(意象):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景物(意象);②视听结合:“雨”“云”“蒹葭”“星月”是视觉形象,“猿”指猿啼,是听觉形象;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愁苦之情寓于萧瑟清冷的景物之中。 ⑵弟弟遭贬;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惜别友人。

【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景物描写角度的分析理解能力。描写景物的角度: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多感官结合;虚实结合等。本题中, 颔联、颈联选取典型景物(意象)、视听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想象(虚写)、俯仰结合来写景,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答题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本题中,“客愁”的原因包括弟弟遭贬;路途遥远;行路艰难;对友人的惜别。联系全诗,概括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隋堤怀古① 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②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③,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释】①本诗写于唐朝后期,当时的帝王大多生活腐化,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②锦帆:陆楫《炀帝开河记》有“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句。③江都事:指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都宫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辛弃疾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①,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注释】①楼台鼎鼐:楼台指相府,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e2ik66doz5136q5t3t485bn78ar7y00cj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