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必修三 知识点总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必修三 知识点总结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2.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5.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3、区域差异

(1)比较的方法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

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

(2)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 要素 日本 英国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端,东临太平洋 亚欧大陆西端,西临大西洋 地形 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小,多火山地震 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夏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部为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植被 覆盖率高,类型多样 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多瀑布峡谷,不利于航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大多有运河相行,但水利资源丰富 通 矿产资源 贫乏 煤、铁、石油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较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其布局 高兴技术产业为主,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资源型布局为主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于太平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 洋沿岸

1

(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比较接近。 青藏高寒区东部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横断山脉。

青藏高寒地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区域差异: 要素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盆地海拔最高,地形以高原、高山丘陵、高原为主。 为主。 为主 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高原高山气候,气温较低 多雨 气候干燥 水文 外流河 多属内流河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生物 植被以森林为主,有熊、植被为草原、荒漠;有骆驼、植被为草原、荒漠及高山草甸松鼠、熊猫、梅花鹿等动黄羊等动物 灌丛;有牦牛、藏绵羊等动物 物 农业 种植业发达 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洲农业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 4、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 主要特点 人地关系 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 基本协调 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业区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明显的不协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调 散 转型阶段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矛盾加剧 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再生阶段 对症下药,促使区域经济复苏,一方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由紧张走向业结构,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协调 考点二 生态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注意: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但不是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由于人口、城市、产业集中,加上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因此成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2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原因分类 自然原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多暴雨 植被覆盖差 产生的影响 各种位置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 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 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 因 地质灾害频繁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不合理轮荒耕作制度,广种薄收,使原来的林草的土地植被遭破坏 利用 露天开矿等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地表植被 破坏植被 农垦、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下降 治理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对矿区实行土地复垦 植树种草,恢复生态 利用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 4.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发展障碍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①黑土被开垦后,引起土壤冲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②对坡东北 刷,黑土层日渐变薄②沼泽地坏引起土壤冲刷 ②林木超采,采育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地区 的开垦引起生态变化③森林生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壤的培肥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 烧柴等 保护区 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黄淮 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⑦的三大障碍,冲积低平原,滨模式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海平原 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制水盐运动 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 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石质裸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南方丘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溢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陵山区 伐 漠” 推广生活用煤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②原西北干 土地荒漠化——世界上荒漠化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③过度樵①消除贫困 ②早期预警 ③生物旱半干 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固沙、沙障固沙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旱地区 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①脆弱的地理环境②土质疏松、垂黄土高 直节理发育③夏季降水集中④植被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原地区 破坏严重⑤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⑥开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矿 3

考点三 区域能源的开发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综合比较

项目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开发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条件 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 通较便利,市场广阔 生产 传统工业部门是:煤炭、钢铁、机煤炭是其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结构 械、电力、化工 三条产业链:煤一电--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存在 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 问题 落,环境问题明显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综合整 扩大煤炭并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治措施 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 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考点四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方案 东线工程 路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线 基本沿京航运河输水到 华北地区 水源 长江下游 区 供水 淮河下游地区; 山东黄河下游区 地区; 海河流域 优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 评 点 较小;水量大;前期投资少、 工期短, 价 缺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点 需梯级抽水需抽水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 南水北调的影响

积极意义(供水区) 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 促进供水区经济发展,可产生经济效益600-800亿元 生态效益 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4

中线工程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 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 北京 、天津。 长江中游、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 海河平原;京津 地区;黄河 下游 可自流供水;水源稳定;水质好 需挖 渠道;工程量较大 西线工程 从 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中游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和华北地区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 自流 供水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西北地区 、 华北 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最大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水源区径流量减少 工程沿线地区 河口地区盐度升,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给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水质(东线) 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3.四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比较 工程名称 原因 主要线路 效益 晋陕火电与黄河水电输往环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西电 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渤海地区;三峡等长江干支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东送 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流水电输往华东地区;西江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水电输往华南地区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东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短缺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长斯不能西气 得到解决,西部拥有四川盆地、柴达木盆东输 地、塔里木盆地和陕甘宁盆地四大气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轮南输往上海 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河南水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上游;中线:丹江口至华促进北部经济发展;改善生北调 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 北;东线:沿大运河北上至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 华北 晋煤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大秦线、神黄线、太焦一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外运 地区能源短缺 兖日线 势;实现资源重组 考点五 河流的综合开发 长江上游地区 范围 主要地形区 长江源头至宜昌 长江中游地区 宜昌至湖口 长江下游地区 湖口至长江人海口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江南丘陵、江汉平原、洞庭湖平长江三角洲、下游沿江平盆地 原、鄱阳湖平原 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 武汉 上海 矿产资源,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平原地形,气候温暖湿润,丰富,土壤肥沃 十分有利于农业发展 经济中心 重庆 资源优势 水能资源丰富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实施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社会经济优势 乡”;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产品基地;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地 开发、整治重点 水能资源的开发 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洪水灾害 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 重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湖泊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技术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措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荆江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施 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心,营造中游防护林,综合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对环境污染发,保护生态环境 和治理山区,修建水利工程 加以控制 考点六 商品农业区的开发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

生产条件 自然条件 土地 资源 具体表现 耕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分布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 宜农荒地多 5

影 响 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必修三 知识点总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纲要求】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2.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dw3d9rtny6tck19hpxv8jj329nz0t003l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