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学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农业大学 2004—2005 学年第一学期
《政治经济学》考试试卷( A 卷)
一
题号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 注: 平时成绩 30 分, 卷面成绩 7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
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1 2
0 1
2
3 4
5
6
7
8
9 0
名
姓
? ? ? ? ?
1、人 律是可以( A、 和改造的
)
B 、 和消 的 C 、 和无法利用的
D、 和利用的
2、价格是商品价 的 表 ,所以(
C、价格和 的价 有关 D 、价格和 的价 无关
)
班
? ? ? ? 密 ? ? ? ? ?
A、价格和价 始 一致B 、价格和价 始 不一致
3、 化 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品成 商品 C、 力成 商品 4、 本集中(
)
B 、生 料成 商品
)
D 、 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
A、是靠剩余价 的 本化 的
B、是靠把 有的分散 本合并成大 本 的 C、会 致社会 本 量的增加
5、在 本循 中,商品 本的循 公式是(
C、W’- G’·G- W? P? W’ D 、 P? W’- G’· G-W? P
D 、会受社会 富增 的限制
A、G- W- G’ B 、 G- W? P? W’- G’
) ?
部 、 院
?
6、把 本分 固定 本和流 本是由于它 在( ) ?
A、 程中的不同作用B 、价 形成 程中的不同作用 ? ? C、价 增殖 程中的不同作用 D 、价 周 程中的不同方式 ? 7、研究社会 本再生 的核心 是( ) ?A、剩余价 的 生 B 、 本 累的 ?C、 本运 的形式 D 、社会 品的 ? 8、社会 本 再生 的基本 条件是( ) ? A、Ⅰ (v + m)>Ⅱ c B 、I(v + m)=Ⅱ c C 、Ⅱ (v + m)>Ⅰ c D 、Ⅱ (v + m)=Ⅰ c ? 9、 本主 再生 周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段是( ) ?
A、危机 段 B 、 条 段 C 、复 段 D 、高 段
?
10、 本主 商 利 的源泉是( C、商 店 造的利
)
A、 售 价格高于 价格的差 B 、附加在商品上的 用 D 、 工人 造的一部分剩余价
11、资本主义地租( ) A、只是反映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
B、只是反映农业资本家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C、只是反映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反映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12、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后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B、后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前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C、两者都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只是具体说法不同。
D、两者都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只不过前者是组织形式,后者是管理形式
13、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由( )
A、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B 、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决定的 D 、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决定的
14、社会主义之所以仍然存在商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存在着规模不同的生产单位 C、存在着一、二、三产业 A、企业占用资金的比率 C、企业总产值的比率
) B 、存在着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
) D 、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不同经济利益主体 B 、企业产品总成本的比率
15、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量与(
D 、企业借入资金的比率
) 16、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
A、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增加 B、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减少 C、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不变 D、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固定 17、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牵涉到以下的利益关系( A、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C、地方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18、按劳分配是(
)
)
B 、企业、班组、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D 、企业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A、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 C、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A、扩大进口 B 、扩大出口
B 、社会净产品的分配原则 D 、社会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
19、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
C 、稳定原有外贸体制 D 、尽量利用外资
)
D 、经济手段
20、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指令性计划手段 B 、教育手段 C 、行政手段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1
2
3
4
5
6
7
)
8
9
10
1、资本流通公式和简单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有( A 、前者先买后卖,后者先卖后买
B、前者先卖后买,后者先买后卖
C、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后者都是商品 D、前者起媒介作用的是商品,后者则是货币 E、前者起媒介作用的是货币,后者则是商品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
A 、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 C、是指 C+V 中 V 的比重增大
B、是指 C+V 中 C 的比重增大
D 、意味着会大量吸收劳动力,消灭失业 E、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3、在资本家工厂的生产资本中,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
A 、运输工具
B 、机器设备
C、原料 D、燃料
E、辅助材料
4、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在于( )
A 、前者通常大于后者
B 、前者通常小于后者 C、前者反映剥削程度,后者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后者反映剥削程度,前者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E、前者的公式是 m/v,后者的公式是 m/c+v
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
)
A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低于价值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高于价值 C、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低于价值 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高于价值
E、符合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相一致 6、在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
A 、全民所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股份合作制经济
7、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懂得(A 、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的东西,两者不可缺一
B、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C、计划与市场必须结合,但也不排除二者的分工
D、只有承认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计划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E、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加强,计划调节的作用将逐渐消失 8、增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 ) A 、增加生产领域中的劳动量企业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商品销售价格
D 、节约使用生产资料
E、扩大货币的发行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是( A 、要按照通过交换被社会承认的劳动进行分配 B、要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 C、全社会按统一的标准,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D、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要通过价值来衡量 E、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货币来实现
10、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利用以下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A 、税收
B 、信贷 C、价格 D 、汇率 E、外贸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1、简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2. 简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3、简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途径。 4、简述发展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
)
) )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