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优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

顾、预防为主,常态与非常态结合、非常态为主的原则,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提高危机处置、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努力提升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各类建设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及城乡居民住房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矿山、化工、交通运输以及职业卫生、消防等安全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十二五\末,全省单位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督,规范市场流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持续开展平安青海建设,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加强基层政法体系和力量建设,提高维稳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加强反分裂、反渗透、反破坏斗争,维护国家安全和藏区和谐稳定。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平战结合、相互兼容、共建共用的基础平台,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第六章 区域城乡发展

坚持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构筑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实现区域、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区域主体功能

36 / 57 doc.. .. ..... ........................................................................................................................................................................................

.. .. ..... ........................................................................................................................................................................................

按照发展定位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总体要求,注重产业、人口、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全省划分成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我省重点开发区包括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和以格尔木、德令哈为重心的柴达木地区,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兰州-西宁重点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水电、盐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和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区域性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人口和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限制开发区域。我省限制开发区包括国家级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和祁连山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全国乃至亚洲大江大河发源地,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障省域生态安全主体区域,矿产、水电等特色优势资源点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我省禁止开发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四类17处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重要水源保护地等五类360处。其主体功能定位为,点状分布的生态功能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基本农田保护区,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保护区域。

第二节 空间开发布局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完善城市布局和形态,以现有城镇为基础,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次中心城市和新兴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集中供热、园林绿化、公共避险等设施建设,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可

37 / 57 doc.. .. ..... ........................................................................................................................................................................................

.. .. ..... ........................................................................................................................................................................................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强化新兴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实现市政设施基本配套,使其成为全省经济和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5%,城乡一体化走在西部地区前列。 一、东部城市群

加快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按照\一核一带一圈\空间布局,强化西宁\核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平安、乐都、民和、互助沿湟\带\城市化进程,着力提升大通、湟中、湟源等1小时\圈\的城市功能。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以交通、信息、市政公用设施等为网络,以要素和功能各具特色、有机联系、优势互补为纽带,以城镇融合、共兴共赢为目标,多主体互动、多空间扩展,加大区域城乡统筹,加强区域统规共建,促进区域发展空间集约利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大力推进城市群产业合理分工布局,打造西宁夏都、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海东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大区域品牌,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不断提高民生水平,使其成为欠发达地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经济区和促进全省协调发展的先导区,最具特色魅力、适宜人居创业的和谐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平台。到2015年,东部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城市化率达到52%,其中西宁市城市化率达到67%。

二、海西城乡一体化地区

加快海西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全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大区域品牌。把格尔木建成我国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电力枢纽和资源加工转换中心,把德令哈建成新型高原绿洲城市和资源加工基地。构建集群发展、循环开放的

38 / 57 doc.. .. ..... ........................................................................................................................................................................................

.. .. ..... ........................................................................................................................................................................................

城乡产业格局,宜业宜居、和谐共荣的城乡空间格局,协调发展、安全持续的城乡生态格局,内部高效、外部通达的城乡交通体系,健全统一、公平均衡的城乡服务保障体系,因地制宜、集约配置的城乡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盐湖化工基地、钾肥生产基地、太阳能发电基地、区域性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国内重要的镁锂深加工生产基地,积极探索高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75%。

三、环青海湖地区

围绕交通干线、旅游干线,分别把西海等20个重点小城镇打造成为旅游商贸型、资源开发服务型、交通物流型和农牧业服务型精品城镇。以构建环青海湖民族文化旅游体育圈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汇集诗歌音乐文化、红色文化、原生态文化、游牧文化等元素,加快形成具有世界品牌和重要影响力的环青海湖大景区、大格局。以海北、海南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布局,提高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延伸产业链,强化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农牧民收入跨越式提高。有序开发水电、矿产、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建设优势工业生产基地。 四、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要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草原管护体制,强化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全区总体保护、建设重点城镇、两线适度发展、多点特色分工的布局原

39 / 57 doc.. .. ..... ........................................................................................................................................................................................

.. .. ..... ........................................................................................................................................................................................

则,加快结古城市化进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支撑能力,辐射和带动国道214线、省道101线等沿线乡镇,提升城镇功能,适度聚集人口,实现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和民族手工业,有序开发水电、矿产等优势资源。 五、玉树灾后恢复重建

按照\上两个大台阶\的总体要求,把国家支持玉树灾后重建的政策与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的政策结合起来,与建设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结合起来,认真实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建设更加安全的城乡居民住房、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的基础设施、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加繁荣的民族文化、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再通过进一步努力,把州府所在地建成高原生态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中心城市和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同步推进其它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宏伟目标。

第三节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支农惠农强农力度,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稳步增收,农牧区和谐繁荣。以显著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加快实施\九到农家\工程:统筹规划农牧民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建设及产业布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管理有序的新农村,实现乡村规划到农家;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实现自来水到农家;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通达工程\,实现通路到农家;推进小水电、太阳能、

40 / 57 doc.. .. ..... ........................................................................................................................................................................................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优选.)

....................................................................................................................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doei422133qhtz4wh2h1h1yk7phau00sj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