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超微粉碎技术
自考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发表 护理职称论文 医学职称论文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祛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作用,1,,为常用中药, 主要含有茯苓多糖(约占干重93 %)、三萜类化合物乙酞茯苓酸、茯苓酸,此外,还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组氨酸、胆碱和锂盐等。
多糖在强酸作用下水解生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糠醛与酚性物质如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反应迅速,完全,有色物质稳定,并且有色物生成量与多糖浓度存在定量关系,因此用分光光度法在适当波长处可以得到多糖含量。同时,配制好的5,苯酚溶液应冷藏避光保存,以免苯?硫酸作空白时颜色加深,影响准确度。
茯苓多糖为茯苓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茯苓多糖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监视系统,抑制肿瘤细胞DNA、RNA合成等机制,发
挥抗肿瘤作用,2,,茯苓多糖还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有研究表明,水提只能提取少量的茯苓多糖,以粉末入药为佳。
超微粉碎技术是指借助于特殊的机械力、射流能力或物理、化学作用,使普通物质超微化。它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农药、化妆品、染料、涂料、电子、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用超微粉碎技术对中药材进行处理后,细胞破壁率大于95,,有效成分溶出速度加快,溶出量增加。本实验对茯苓超微粉与茯苓细粉中茯苓多糖的溶出度进行比较研究,为茯苓超微粉用于临床,提高茯苓的临床疗效提供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茯苓粉体粒径的减小,茯苓多糖的体外溶出速率加快;不同粒径的茯苓药粉的茯苓多糖的溶出度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其中超微粉(300目和400目)明显优于常规细粉(100目和200目),这是因为随着茯苓颗粒的超微化,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有效成分与溶出介质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溶出介质进入颗粒中心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得有效成份的溶出速率加快。同时,超微化后的药材具有强的表面吸附力、亲和力、分散性和溶解性,从而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另一方面,粒径越小的粉末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升高,使粉末处于非稳定状态,易聚集、流动性和分散性差。所以实验结果中300目的茯苓药粉比400目的溶出度大。
药用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有效成分需经过浸润、溶胀、渗透和扩散等过程方能溶出。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其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使有效成分溶出速度加快,溶出量增多。超微粉使溶解度低的成分也应被超微粉碎而具有较大的附着力,紧紧黏附在肠黏膜上,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中药材的超微粉碎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还需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浙江省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