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参考教案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中-数学-打印版

1.3 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与同伴交流,培养协作与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情境探究、师生互动。 2、自主探索、分层推进。 3、教具演示、直观形象。 教学策略:

1、课堂组织策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勾股定理的应用。

2、学生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辅助策略:借助实验,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实验、动手操作。 教学用具:

圆柱体,纸折台阶,无盖长方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一、创设问题情景 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为12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沿圆对于问题1学生活动积极,从A到B画出了多条路 让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线,已初步体会到哪条最近。 想象,观察等数对于2圆柱展开后,利学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学生 B 教师要求学生: A 1、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最近呢? 2、将圆柱沿侧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A 点到B点最短路线是什么? 3、最短路径是多少? 确信图中线段AB最近。 对于3在2的基础上利用勾股定理 a2+b2=c2,得出:的应用,把实际AB2=AC2+BC2 =122+92 即:AB=15 对于BC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指导 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二、快速反映、知识反馈 1、提出问题,动手实验: 1、实验完成后,学生联系题目及演示解释题目大 学生现场演示有助于学生更问题:如图有一个三级台阶,每级台阶长、意:如图长方形ACBD中: 确切的理解问题宽、高分别为2米、0.3米0.2米,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B处食物,你能帮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线路吗?并求出最短的线路长。 B C D A 本题的难点在于对题意的理解,及图形的变 A 求A到B的最短路径是多少? 2、学生思考交流后,形D C BC=2米; 大意,活跃课堂AC=3(0.2+0.30)气氛。通过用勾=1.5米 B 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由“一回生”过渡到“二回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化,我们利用课前准备的教具(纸折三层台阶)成共识,用勾股定理来解决+b2=c2,得出:AB2让学生通过演示然后把纸拉开,得一个长方形,问题由a2来突破难点。 2、学生理解题意后,利用勾股定理,使问题得以解决。 3、学生展示答案,老师得以逐步点评。 教师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AC2+BC2=1.52+22,即:AB=2.5(米)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三、做一做 如图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 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 2、若李叔叔量的AD=40cm;AB=30cn;BD=50cm, C AD⊥AB吗?为什么? 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A B 为20cm的刻度尺,他能检验AD⊥AB吗? 四、知识拓展 D 对于问题1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办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 对于问题2让他们说明李叔叔办法的合理性。 对于问题3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如:分段求和或在边上取较小段,教师均应给予鼓励。 这是一个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方法来解决问题,即目的是让学生区分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 学生独立或合作思考 通过此题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勾股定理的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如下一后,会将此问题转化为数学个问题:有一个水池,水面的边长为10尺的正方模型,如图设水深为x尺,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则芦苇的长度为(x+1)尺。 悠久历史和广泛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x+1 由勾股定理得x2+52=(x+1)2;解得 5尺 X 应用,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另外此题渗透了方程思想。 x=12(尺); x+1=13(尺) 教师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五、反思小结,形成认知 1、老师引导性提问:通过以上几个例题的求解过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2、老师小结:勾股定理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出示框图说明: 解释 构建 数学问题 实际问题 抽象 学生小结: 1、今天解决的题目都非常有趣; 2、我国古代数学很有成就; 3、我们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更清晰,更容易理解; 4、要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抽象为数学问题; 5、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 6、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方法来证明两线段垂直。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加深了“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质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既是找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通过老师的小结以及框图概述,使学生认识到“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模型(勾股定理) 初中-数学-打印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参考教案2

初中-数学-打印版1.3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与同伴交流,培养协作与交流的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dfyu6or8s0mq5e7eayt5nd0e7n2yj017g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