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VIP专享]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分类(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稳态(内环境、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特免、失调)

一、选择题12.(2005·广东生物·12)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

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是内环境中重要的部分,此外,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通过血浆的运输与缓冲,因此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调节,Na+、K+等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 20.(2005·江苏生物·20)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中PH值发生剧烈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主要物质是碳酸氢纳。

1.(2005·全国卷Ⅱ·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D

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D、尿量增多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糖尿病的特征解析: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典型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少。3.(2005·全国卷Ⅲ·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B)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人体提高血糖浓度的调节机制。

解析: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降低,人体可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它们的分泌均增加。10.(2005·上海生物·10)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关激素间的关系。

解析:相关激素间的关系主要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在四个选项中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19.(2005·江苏生物·19)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D)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

解析:胰岛素功能是降血糖,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代谢,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功能是升血糖,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动物和人的生长发育,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32.(2005·上海生物·32)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平衡的调节。

解析:缺乏淡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则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23.(2005·广东生物·23)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

A、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 B、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C、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D、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和消化道排出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盐平衡调节的知识。

解析:Na+主要来自食盐,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而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调节水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调节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醛固酮。人体的各种排水途径中,只有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汽排出的水不易察觉,其实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要排出。21.(2005·江苏生物·21)正常情况下,人体摄人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饮水不进食,则(C)

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B、K+排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撂出量C、K+搏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D、K+搀出量等于零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钾离子的排出特点。

解析:钾离子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因此在只饮水不进食的情况下,虽然也排出钾离子,但比正常进食情况下,钾离子的排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4.(2005·天津理综·4)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

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激素的反馈调节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代谢的调节。

解析:[参考妇产科学教材]雌激素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雌激素分泌量形成一个高峰,同时对脑垂体正反馈,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也增加;排卵后7—8天雌激素分泌量又开始增加,形成第二高峰,此时对脑垂体负反馈,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2

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含量的作用,当血糖浓度升高后,胰高血糖素则会分泌减少,同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升高的血糖浓度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

9.(2005·广东生物·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出现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4.(2005·全国卷Ⅱ·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D)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体温调节。

解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也使汗液分泌增多,从而使散热量增加,保持人体温的相对恒定。17.(2005·广东生物·1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温调节。

解析: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当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肌细胞有氧呼吸,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使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使汗液分泌增多等。

31.(2005·广东生物·3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BC)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关知识。

解析:运用排除法解题。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A选项错误;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触靶细胞裂解死亡,D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

2.(2005·全国卷Ⅱ·2)当抗原刺激抗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B)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细胞在效应阶段中的作用。

解析: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反应阶段T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

3

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4.(2005·全国卷Ⅲ·4)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有关知识。

解析:抗体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再由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是抗毒素和凝毒素统称。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因此能被蛋白酶水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如风湿性心脏病。

8.(2005·上海生物·8)将B型血人的红细胞和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不发生凝集,则此血清供应者的血型可能为(B

A、只可能是B型B、A型或AB型C、B型或AB型 D、B型或O型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红细胞的凝集与血型系统。

解析:在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含有两个凝集原,分别称为凝集原A和凝集原B,与此相对应的,血浆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素,即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抗A凝集素能使含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凝集,抗B凝集素使含有凝集原B的红细胞凝集。凡红细胞含有凝集原A的血液,其血浆中不含抗A凝集素,凡红细胞含有凝集原B的血液,其血浆中不含抗B凝集素。A型血红细胞含有凝集原A,其血浆中不含抗A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含有凝集原B,其血浆中不含抗B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含有凝集原A和凝集原B,其血浆中不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O型血血红细胞不含凝集原A和凝集原B,其血浆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现将B型血人的红细胞和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不发生凝集,说明血浆中不含抗B凝集素,此人血型可能为B型或AB型。26.(2005·广东生物·26)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免疫失调引起的过敏反应。

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是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可发生在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处。2.(2005·北京春季理综·2)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B)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二、非选择题37.(2005·江苏生物·37)(7分)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80~120  mg/dL。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由于 糖代谢(糖氧化供能) 发生障碍,体内

4

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以缓解症状。

(2)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b ,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c 。(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由是 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糖调节与人体健康知识。

解析: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出现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血糖含量过低,脑组织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发生功能障碍,导致惊厥和昏迷时,此时应及时给患者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以缓解症状。进食后,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但糖尿病患者分泌量有限),同时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随着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调节血糖的平衡。体检时为防止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增加对测量的干扰,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

答案:(1)80-120 糖代谢(糖氧化供能)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2)b c (3)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

34.(2005·江苏生物·34)(9分)下图表示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 增殖(分裂) 和 分化 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 没有细胞核 。

(2)各类血细胞均采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细胞 ,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 ⑤和⑥ (填数字)。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 (动物)细胞融合 作为模板。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 mRNA(信使RNA)特异性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知识。

解析:造血干组胞经历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了各种血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血细胞。哺乳类动物的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只是气体运输工具,故失去了全能性。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样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具有大量繁殖和产生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答案:(1)增殖(分裂) mRNA(信使RNA)特异性

分化

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

⑤和⑥

(4)(动物)细胞融合

34.(2005·上海生物·34)A.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5

[VIP专享]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分类(3)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稳态(内环境、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特免、失调)一、选择题12.(2005·广东生物·12)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D)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dd7i68vig565jb3urou8mpoj7oc3w00zn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